日本内阁会议近日决定解禁向第三方国家出口与英国、意大利共同开发的下一代战机的方针,美国和日本计划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4月访美时对日美安保条约进行60多年来最大规模调整与升级。将这两条新闻联系起来看不难发现,日本正在政治及安全战略上作出重大调整,未来将在更多区域、更多领域体现“军事存在感”。 □央广军事 新民晚报
安保政策重大转变
日本政府3月26日修订限制武器出口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运用指南,解除了日本正同英国、意大利共同开发的新一代战斗机向第三国出口的禁令。中国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月26日说,近年来日本大幅调整安保政策,逐年增加防卫预算,不断放宽武器出口限制,谋求突破性军力发展,引发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强烈担忧。中国敦促日本切实尊重周边邻国安全关切,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此次日本解禁出口的新一代战斗机由日本与英国、意大利三国共同研发,力争2035年开始部署。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说,在执政联盟达成一致后,内阁批准了对防卫装备转移政策的修订。
虽然此次修订并未将可出口武器范围扩大至所有国际联合开发装备,仅限于新一代战斗机,出口对象也仅包括与日本签署《防卫装备品和技术转移协定》且承诺不会将所进口武器用于侵略的国家,但解禁战斗机这一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出口,仍标志着日本安保政策的重大转变。
日本战后宪法将军事力量的职能仅限于采取防御措施,但近年来日本彻底改革了安保政策,并计划到2027年将防务开支提高到北约标准即GDP的2%,成为世界第三大军费支出国。
美日勾连大幅升级
与此同时,美国和日本正计划对两国安保条约进行自1960年签署以来最大一次升级。美国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在岸田4月访美之际宣布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的计划,以加强两国间的作战规划和演习事宜。
美日近年来一直在推进军事合作,并公开表明此举针对中国。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去年6月曾声称,美日正努力使军事关系进一步现代化,为的是防范中国所谓的“胁迫行为”。
央广军事观察员王明志表示,美日大规模升级安保条约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美日之间的军事合作,内容涉及对驻日美军司令部进行大范围整编等。整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驻日美军司令部司令从中将级别调整为上将级别,二是明确驻日美军司令部与美国印太司令部之间的关系,三是明确驻日美军司令部与日本自卫队“统合作战司令部”之间的关系。这种重组对标目前驻韩美军与韩国联合作战司令部,调整之后,将形成驻日美军、驻韩美军同两个驻在国的指挥控制与协同关系保持一致的模式。
王明志进一步指出,对《美日安保条约》进行调整,预示着未来美国、日本、韩国极有可能会设立一个常态的美日韩“三边联合司令部”。美国要择机对美韩、美日双边军事同盟关系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三边军事同盟”关系。
释放哪些危险信号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陈友骏指出,必须高度关注的是,日本国内保守政治势力正不断以“切香肠”的方式突破“和平宪法”的各种约束,以实现所谓“正常国家”的战略目标。尽管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为解禁战机出口修改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运用指针,规定了部分必要条件,如出口目的地仅限与日本签订《防卫装备品和技术转移协定》的国家,实际出口时还将对每起个案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由内阁会议作出决定等,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开此先河,未来日本武器出口的步子会迈得更大,涉及领域和数量也会持续增长,甚至不排除日本成为全球主要武器出口商的可能。
陈友骏表示,就当前日美安保领域的战略合作而言,美国的政治要求和外部压力或许只是给日本更多的政治口实,而在回应美国一些“离谱”且过激的政治要求时,日本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当前日美间的政治合作及安全互动归纳为“美主日从”或“美国迫使日本所为”,背后实则隐含了日本国家战略的调整与落实。
王明志指出,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的军事力量已经成为具有战役进攻能力的武装力量,只要日本在谋求“政治大国”的道路上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就必然存在着向军事强国转型的冲动。因此,日本军事力量转型的任何动向和谋划都应引起地区国家的高度关注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