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教育岂能功利化

日期:04-01
字号:
版面:第03版:评论·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南召县教体局3月27日发布关于网友反映“学校给孩子发自愿放弃中考申请”的情况说明。经初步核查,“学校给孩子发自愿放弃中考申请”的情况基本属实。南召县教体局已督促学校积极与该生家长沟通,妥善处理此事,并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下一步,南召县教体局将认真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中考政策宣传力度,切实保障每一位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3月28日中国新闻网)

不可否认,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要求成绩差的学生放弃中考,说轻点是一种教育歧视,说重点是一种教育暴力。殊不知,在义务教育阶段便以成绩论成败,给考试成绩不够好的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不仅让家长难以接受,而且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虽然当地教育部门及时叫停了要求差生放弃中考的错误做法,但由此留给孩子心中的阴影将很难消除。

针对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采取一些鞭策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应以正面引导为主,不能以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代价,更不能损害孩子的人格尊严。毕竟,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是第一位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教学方式都得为其“让路”。很明显,学校要求“差生”放弃中考,实际上是一种有损学生尊严的惩戒手段,不仅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初衷,而且暴露出学校教育智慧和教育方式的缺失。

可见,一些学校频频发生侵犯学生权益事件,不得不引发人们对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的反思。学校和老师在力争学生达到品学兼优的同时,应注意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进行耐心教育和帮助,不应该采用诸如要求“差生”放弃中考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将未成年人过早地推向社会。

换言之,要求“差生”放弃中考,折射出教育的功利化,这显然值得教育部门反思。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对学生分出个三六九等并区别对待,既打破了“起跑线”上的教育公平,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叫停要求“差生”放弃中考等错误做法的同时,更要叫停学校带有歧视性的教育方式,摘掉潜伏在一些学校和教师心中的功利思维,摘掉只看得见学习成绩、升学率和教育政绩的有色眼镜,让义务教育真正回归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驾齐驱的正常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