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父亲的情怀

日期:03-31
字号:
版面:第03版:清源·五味斋       上一篇    下一篇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17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然在我的眼前不时闪现。父亲一生有许多道不尽的事迹,尤其是他虚怀若竹、谦和如兰的品格,给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亲曾经是一名战士,年轻时参加过多场战役,经历过生死考验。父亲后来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他的引进与教育下,家里祖孙三代有七人加入了教育战线。退休后,父亲还投身到乡村事业20余年,直到离世前他还牵挂着家乡历史文化古迹的修复工作。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父亲有着柔情似水的一面。我从小就身体羸弱,特别是胃肠不好,为了照顾患胃病的我,父亲会经常炒制“三合面”,再从老家带来给我养胃。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位传统的闽南男子,平时不太会下厨做饭,一日三餐通常由母亲来安排,只有家里擀面条时他才会出手。母亲后来偷偷告诉我,父亲挂念着我,想要帮我治好胃病,于是便经常下厨。听闻此事后,我的心中暖意荡漾,那一刻,我也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爱。

在53岁那一年,父亲提前退休了,就此告别他心爱的三尺讲台。他在潘田小学担任校长的15年中,对待工作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仅业绩突出,也一直深受当地乡亲们的爱戴。记得曾经有一次县里拟调他到感德中心小学任职,那是一个升迁的极好机会。要知道,因为潘田地处安溪的高寒地带,海拔850多米,一年中有100多天都被雾气笼罩,所以许多人都不愿意到这里当教师。当时乡亲们听说父亲要调走了,就集体到学校来挽留他。之后父亲接受了乡亲们的这份深情,婉拒那个调到中心小学任职的机会,就此便一直扎根在乡村小学教书育人。晚年时父亲被一直被病魔缠身,我每次回家看望他,他都会说,自己没有大碍,要我赶紧返回学校工作,要以教育事业为重。

一直以来,在乡亲们眼中,父亲是一位正直可敬、值得信赖的长者。曾经担任过乡关工委主任和村里老年协会会长的他,不仅每学期都会到当地的一些学校宣讲党史,弘扬革命精神,也经常会为村里大小事提供意见与指导,乡亲们凡事都愿意推他为“领头雁”。在上个世纪末,村里的道路要做首次硬化,铺水泥的工程要夜以继日地进行。那时已经是寒冬时节,年逾古稀的父亲为了做好质量监督的工作,便不分昼夜地坚守在施工现场。见此情形,乡亲们纷纷劝他说:“您年纪大了,赶紧回去休息吧。”但父亲却说,铺水泥的工程已经进入到关键时刻,自己要和大家一起做好把关的工作。当时夜里寒气逼人,现场的人都对父亲的执着与坚持感到敬佩。那些年,从村里各项公益活动的策划,到古建筑的修缮方案,再到祖厝的修复事宜和族谱的编修工作等,村里的大小事都留下了父亲参与的痕迹。如果说父亲的前半生是“风风火火闯九州”,那么,他的后半生则是温良恭俭让为故乡。

一生善良谦和的父亲,一直教诲我:要以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面对办事创业的艰辛,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不测。他也经常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开导那些对眼前不顺心的事看不开的人。如今,父亲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仍然点点滴滴地烙印在后辈们的心头,成了他们的榜样。而父亲的谆谆教诲,也时时刻刻地激励着儿孙们,不断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