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一块茶饼传承500年

日期:03-29
字号:
版面:第24版:环湾生活周刊·茶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心堂里面开设了日升茶行的展馆

老茶罐

日升茶行老包装

老茶饼

展板介绍日升茶行的历史

国心按照以前老茶饼的做法,推出新产品。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安溪县尚卿乡科名村黄氏先祖黄宗进创立日升堂,经营医药、茶叶等,利用精湛的医术和珍藏的老茶研制具有药用功能的日升茶饼和蜂蜜茶。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黄宗进的第六代孙黄奕保考中进士,与同科进士、结拜兄弟西坪留山名士潘思光经常交流研讨茶叶的采制、储藏方法,改进、提升茶叶品质,晚年在厦门开设日升茶行。

随后,日升茶行不断开枝散叶,到20世纪初已多达数十家,遍布国内的厦门、广东、港澳台等地以及海外的东南亚各国和地区。 □融媒体记者 谢伟端/文 陈小阳/图

日升堂

以茶入药传承数百年

近日,记者来到安溪县尚卿乡科名村,黄宗进设立的日升堂老店经过历代翻修,仍在使用。老店为上下两层,500多年来,一直作为诊所使用。

黄宗进的第十三代孙黄建义目前在安溪开诊所。据他介绍,明洪武年间,泉州开元紫云黄守恭裔孙到五阆山下的高坪(今尚卿乡科名、科洋、黄岭等)定居,广辟茶园,制作乌龙茶。

明正德年间,黄宗进生于科名村,自幼饱读中医药学书籍,熟读历代医家文献,对《黄帝内经》有深入研究,医术精湛,治愈各类疑难杂症患者无数。后在今安溪县尚卿乡旧圩街创立日升堂。黄宗进精心研究茶叶的采制、储藏方法(如水瓮储存、葫芦装茶等),利用精湛的医术和珍藏的老茶研制出具有饮用、药用功能的茶饼——乌金。该茶饼沉香凝韵,绵甜甘醇,性温益脾,常饮可暖胃健脾、抗炎清火、护肝降脂、安神助眠、延缓衰老。“在缺医少药的古代,茶饼还经常被用于防治‘疫病’。” 黄建义说,该茶饼数百年来都用做“抗疫”之药,因此前几年新冠疫情期间,有不少人拿去泡饮。除了茶饼外,黄宗进还研发了蜂蜜茶。

在黄宗进的影响下,其子孙从医者不可胜数,也有专业种植经商茶叶的。黄建义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安溪各医院工作的黄宗进后裔。其中,第十一代传人黄则燕是西坪医院中医师,黄海鹏是芦田医院中医师;第十二代传人黄永照是尚卿医院中医师,黄永在是西坪医院中医师。取得医师证,并在安溪从医的还有:第十一代传人黄海树在尚卿乡科名村为患者解除病痛;第十二代传人黄永兴在芦田镇当乡医,黄永宗在尚卿乡科名村履行中医执业医师职责;第十三代传人黄建阳于尚卿乡旧圩街履行中医执业医师职责,黄建坤在尚卿乡灶炕村当乡医,黄建义在安溪家居工艺城履行中医执业医师职责,苏基黄在长坑乡衡阳村当助理医师,黄建达在尚卿乡当中医助理医师,黄建德在芦田镇做乡医,黄建堤在芦田镇做乡医。此外,还有多人在大学攻读医学专业。

除了安溪之外,黄宗进迁播到世界各地的子孙中,也有多人从医。这些子孙开设的医馆(诊所)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是诊所名字的前缀仍然冠名“日升堂”,如黄建义的诊所就叫做日升堂黄建义中医诊所;其二是这些诊所基本上仍有经营茶饼和蜂蜜茶。

黄宗进享年75岁,他的墓地现在仍保存在安溪县尚卿乡科名村后坑角落。该墓形如医生挽着手臂给病人把脉,故有“把脉墓”之称。黄宗进以“助药为贫、医人以德”训教子孙,黄氏家庙大门口至今留存“日映杏林采药炼丹遵祖训,升登桔井源泉活水调医方”的对联。

日升茶行 从药铺剥离独立经营茶叶

从明正德年间到清乾隆时代,茶饼只是作为一味药存在于日升堂这家医馆(药铺)内。将茶作为单一门类剥离出来,独立为日升茶行,已经是日升堂设立200多年后的事。

黄宗进的第十三代孙黄清平,在安溪县黄岭村开发建设国心绿谷茶庄园,在茶庄园国心堂内,开辟专馆展示日升茶行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老茶饼、使用的茶罐、茶叶包装盒等。这些老物件默默述说着日升茶行的往事。

据黄建义的哥哥黄建忠介绍,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黄宗进的第六代孙黄奕保考中进士,与同科进士、结拜兄弟西坪留山名士潘思光经常交流研讨茶叶的采制、储藏方法,改进、提升茶叶品质,晚年在厦门开设日升茶行。黄奕保之所以不再开医馆,而是单独做茶,主要原因是清乾隆时期,随着安溪铁观音的发展,以及各类乌龙茶在安溪的普及,安溪茶进入辉煌时期,安溪各地的茶商风起云涌。“黄奕保在官场上有深厚的人脉资源,虽说在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不高,但是经商可以带来丰厚的收入。因此他从安溪西坪将茶叶引种到尚卿,并于晚年开设日升茶行,主要依托政商背景销售茶叶。”

嘉庆年间,黄奕保的儿子黄章銮到台湾经商,并开设日升茶行。光绪年间,黄奕保的孙子黄鼎仁到马来西亚行医,并开设日升茶行。日升茶行逐渐走向鼎盛是在黄奕保的曾孙和玄孙时代。黄奕保的曾孙黄光环是清末进士,他有五个儿子,其中长子黄祖咸在印度尼西亚,三子黄祖毓在中国台湾,四子黄祖邦、五子黄祖德在马来西亚行医或经商,先后在东南亚诸国和中国台湾开设日升茶行。

20世纪初,日升茶行多达数十家,遍布国内的厦门、广东、港澳台等地以及海外的东南亚各国和地区,抗日战争爆发后部分关闭。

黄建忠告诉记者,其先祖黄宗进的子孙迁播世界各地。人数较多的有福建宁德6000多人、马来西亚两三千人、福建永安两三千人、浙江800多人、安溪尚卿当地两三百人。这些子孙中,开设日升堂或日升茶行的仍然不在少数。

“传说黄宗进的子孙要么从医,要么卖茶,鲜有务农的。”但无论是从医还是卖茶,均对先祖开发的茶饼和蜂蜜茶世代传承。20世纪末21世纪初,特别是2001年以后,安溪县尚卿乡国心绿谷茶庄园建设茶窖,采集、收购、甄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工艺乌龙茶,经过精细加工和严密窖藏再发酵,制作成传统韵香乌龙茶,实现“现喝好,存成宝”的乌龙茶饼,倡导“健康喝茶,喝健康茶”的饮茶理念。该茶就是源于黄宗进日升堂的茶饼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