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春季气温回暖,万物复苏,春风渐起,阳气生发,呈现一片生机勃勃之象。因此,春季养肝可以顺应自然,达到保健的目的。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可以用合适的中药材或是食材来调理。
据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吴舟峰介绍,在饮食上,春季养肝应以平补为主,选择少酸多甘的食物,如大枣、山药、花生来养肝补脾,多吃春日当季有生发性的食物,如春韭、豆芽、春笋、野菜、香椿、荠菜等,助长生机。此外,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比如油炸、煎炸、燥热的食物,否则很容易诱发肝火旺盛。 “一日三餐的食物方面,正值春季,春天和青色、绿色相对应,适当地进食一些绿色蔬菜,像菠菜、香椿等有生发性质的食物,有利于我们肝气的抒发。”
在保健调理方面,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如枸杞、菊花、决明子等,养肝明目、疏肝解郁。另外可以通过按摩、拔罐、艾灸等传统中医疗法,来调节肝经气血,达到养肝护肝的效果。
“如果肝火偏旺,平时容易发火,容易长痘痘,眼睛容易红,可以适当进食一点菊花、桑叶、决明子,有清肝的作用。女性朋友若有肝血不足的表现,可以适当进食一些柔肝养血之物,如芍药或红枣。如果有肝阴不足的表现,比如阴虚阳亢的患者,平时可以进食一些桑葚、枸杞,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吴舟峰说,在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中,肝属木,脾胃属土,五行生克制化中,木能克土,因此当肝脏出现问题时,会直接影响到脾胃的运化。所以,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可能是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从而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另外情志、睡眠等也可以反映肝脏早期病变。市民一旦发现身体在这些方面出现异常,可就要小心“肝”了。
(来源:上观新闻 整理:谢伟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