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昕昂
星期六的早上,我和妈妈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其中一本的名字叫《鬼脸历史课》。一拿到书,我就爱不释手,读得津津有味。为什么我对它这么喜爱呢?因为它就像一位老朋友在和我交谈。这位老友用一种轻松愉快、平易近人的方式,为我娓娓道来一段中国近代史。
清朝末期,当时的朝廷腐败无能,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就是在这个时期,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开始了。当时的清朝军队被起义军打得节节败退,连丢大半个江山,而这支农民起义军就是为后人所熟知的“太平军”。
这支农民起义军之所以能够摧枯拉朽,不是因为他们多么懂得打仗,而是因为当时的清军战斗力已经很弱。随机应变的东王杨秀清、以身殉国的西王萧朝贵、秋毫不犯的南王冯云山、英勇无畏的北王韦昌辉以及勇猛异常的翼王石达开,都为太平军增添了一种清军没有的东西:士气。那些贪生怕死的清军,一见气势汹汹的太平军杀来,往往马上就丢盔弃甲而逃。
当时太平军也有遇到意想不到的状况,那就是当他们志在必得地开始四处征战时,殊不知以逸待劳的清军和由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已经在路上等着他们,果不其然,后来的太平军就兵败于山东阜城。但是这次的失败,并没有击溃太平军,之后经过十余年的调养和整顿后,太平军还是达到了军事上的巅峰状态。
这本《鬼脸历史课》通过详细的文字描述和诙谐的语言,为读者们展示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也将清政府的“毒”一一揭示。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从这段兴衰史中,也感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作为中华儿女要有尊严,也要有气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风骨。
(作者系泉州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