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春景才更美丽

日期:03-29
字号:
版面:第05版:评论·聚合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前已过春分,清明将至,春暖花开,又是一年中踏青的好时节。在这美妙的春光里,人们出行的意愿高涨。赏花、踏青、观民俗……各地旅游催生的“美丽经济”正在上演。

草长莺飞、春光灿烂,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踏青,被视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践行健康生活理念的具体行动,也给旅游市场带来良机。

然而,从近些年春暖花开季节传来的消息看,既有令人愉悦的美好一面,也有个别人不遵守相关规定而产生的负面案例。

踏青过程中,有些人我行我素,不文明行为不断。例如,踏青时赏花,总有人把“赏花”变成了“伤花”,这无疑给踏青秩序造成影响。无论景色再美、游兴再浓,都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遵守文明旅游义务。

正所谓“一言一行总关情”,做到“踏青与文明同行”,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踏青,观赏的是春光美景,而比的却是自律素养。踏青还是一面镜子,既能照出文明美景,也能反射出缺乏文明的丑陋。你文明踏青,处处都是美景;你不文明出行,丑相百出就会“毁掉”美景。心中有把“戒尺”或“红绿灯”,才能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路上千般景,最美是文明。没有文明,就没有“诗和远方”。人人文明踏青,处处都是美景。踏青带上文明,春景才更美丽。春花烂漫时节,外出踏青游玩,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入手,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共赴“文明”之约,写好踏青这张“文明答卷”,真正做到“不负春光”。

“职场空窗期”

不是“求职污点期”

□李英锋

“公司规定,由于‘空窗期’大于3个月,招聘无法继续推进,祝顺利。”近日,李臻接到了本月第4份面试结果通知,这次依然难逃失望。一年的“职场空窗期”成了李臻求职路上无法忽视的阻碍。(3月26日《工人日报》)

李臻的遭遇并非个例,在求职过程中因为一段时间的“职场空窗期”被“减分”、被绊住的职场人大有人在。为了降低或消除“职场空窗期”给求职带来的阻力,有些职场人对“职场空窗期”讳莫如深,甚至不惜简历造假,或者专门学习话术对“职场空窗期”进行解释。

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如果求职者的“职场空窗期”过长,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理念等有可能断档、掉速、落伍,求职者在回归职场后,可能难以保持良好的状态,对工作、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这是一种简单、偏颇的认知。实事求是地说,确实有一些职场人在经历较长的工作空窗期后,工作状态和竞争力会下滑,但也有不少职场人离岗不离心,在工作空窗期内依然关注着相关业态的发展,依然在坚持学习,依然在保持状态。

从法律角度看,一些用人单位对有较长期限“职场空窗期”的求职者设置更高的录用门槛,甚至直接关闭录用的大门,已经构成对“职场空窗期”歧视,涉嫌侵犯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有违法风险。

“职场空窗期”不该成为劳动者的“求职污点期”,不该成为用人单位一刀切禁限求职者的隐性门槛。人社部门、工会、行业协会等则有必要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环节的监督指导,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现“职场空窗期”歧视问题,及时介入纠偏,呵护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

饮料“含糖量”

别成“糊涂账”

□江德斌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由糖类摄入过量而引发的健康问题逐渐被重视,“控糖”“减糖”“戒糖”等新概念逐渐流行。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市面上多数瓶装饮料的“甜度成谜”,而奶茶店所售饮料的含糖量更是没有统一说法。(3月26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众所周知,糖是身体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可以提供能量,促进身体机能,但是如果摄入量过多,就会产生副作用,增加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风险,不能多吃,需要控制好摄入量。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居民每天添加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可是,市场上销售的瓶装饮料、奶茶等,大都没有明确标出“含糖量”,仅显示添加了“白砂糖”,或以“正常糖、七分糖、五分糖”“标准糖、多糖、半糖、微糖”等代替,非常模糊,就连营业员都搞不清楚具体“含糖量”。市场上的饮料“含糖量”成谜,对消费者并不友好,很容易在无知的情况下,造成糖分摄入量超标。

为控制糖分摄入量,保护消费者健康,可出台全国统一强制标准,明确饮料中的“含糖量”,应像其他营养元素一样,必须量化标准、清晰标注,并在显著位置提醒消费者注意控糖,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准确选择饮品及甜度。

本版诚挚欢迎读者来稿,来稿邮箱为:qzwb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