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养一些花草,但远远达不到花匠的水平,就是看它们绿着,有时偶尔开花,便是一份欣喜。那些绿色生命带来的,还有花言草语。
几年前,买了一盆幸福树,半米多高。也许是为了点缀吧,盆土上放了一棵很小的椰子竹,另外种在小塑料盆里。几年来,我关注的是幸福树的生长,浇水见干见湿,窗台下位置合适,所以它长得很快,而且这几年竟能年年开出淡绿色的花儿来,花期还挺长。至于这小盆椰子竹,似乎并不见长,一直细细附着在那里,有几次忘了给它浇水,差点枯萎了。
今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忽然发觉它似乎长高了不少,叶子也密了。奇怪,那么小的塑料盆,土那么少,又从来不曾换土,怎么突然长个了?好奇心起,我就想把它提上来看看,咦,动不了?一探究竟,才发现椰子竹的根已经突破塑料盆底的透气孔,深深地扎进了幸福树的盆土里了。原来,椰子竹在狭小的空间里默默地积蓄着力量,终于在某一天突破限制,为自己的成长找到了更广阔的地方。
于是,心生敬意的我小心翼翼地把椰子竹从小塑料盆里拔出来,移到一个大花盆里。这一移植,才发觉它已经长得颇有丰姿,在大花盆里一点都不违和,是一道独立的风景了!
人的成长是不是也这样?当环境不适合你的时候,你能做的就是默默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总有一天,你也会出类拔萃。
我还买过一盆塑料花,后来花旧了,就处理了。但我看那花盆造型像一块中间凿空的山石,颇有几分古意,就把它留下来。因为它的底部没有透气孔,我就放一些土,种了铜钱草,半水养。
我发现铜钱草“吃”水特别快,仔细一观察,才知道是花盆壁会渗水,外壁常常是湿润的。不久,外盆就长了些许青苔,再后来,不知怎么的,花盆外壁竟长出了一株蕨草,而且长势甚好,有几分秀美,就让它长着吧。但不知是不是铜钱草不乐意,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对了,铜钱草喜欢晒太阳,把它放在客厅里估计光线不够,所以长不好。于是,我把花盆移到阳台上。过了一段时间,铜钱草渐渐茂密,叶片肥绿,在阳光下摇曳多姿。但是那壁上的蕨草,却日渐萎缩,蔫头蔫脑的。什么情况?是了,蕨类喜阴,本来有水滋润且又养在阴凉处,正好适合它。现在搬到阳台,阳光照射,却不是它的福地,所以长不好。看着花盆里的铜钱草和蕨草,我有些两难,看起来得把它们分开种了,不然只能得其一。
每一种植物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人也一样。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就是“因材施教”的理儿了,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