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张沼婢)年仅28岁的小吴近一年来总觉得吃东西不顺畅,刚开始没在意,以为是工作太疲劳了,最近,这种吞咽阻塞感越来越严重,到医院一查竟确诊为食管腺鳞癌。这对年轻的小吴和家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小吴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父母很健康,也没有肿瘤家族史,怎么就得食管癌了呢?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小吴来自闽北,家里是做茶生意的。在当地环境熏陶下,自幼喜欢浓茶、热饮,尤其近几年,他更是热茶不离口,热饮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当茶水的温度超过了宜人的范围,生命中的“温暖”却成了“冰冷”的警钟。
研究发现,过度饮用浓茶和热饮可能与食管癌的风险增加相关。这位年轻小伙子,虽然不沾烟酒,却因长期高温饮品的摄入,成为食管癌的患者。高温食物在长时间接触食管黏膜时,可能对黏膜细胞产生损伤,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谨慎饮用过热的茶水和其他食品,尤其是那些长期保持热饮习惯的人群要引起重视。
食管是消化道的一部分,连接咽部与胃部,一旦食管出现病变,饮食和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文树建议:
1.避免过热、过烫饮食。热食或热饮可能对食管黏膜产生一定程度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损伤细胞,久之将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摄入过热过烫的饮料和食物,尤其是在口腔和食管黏膜已经受损的情况下。研究表明,每天饮用至少700毫升且温度≥60℃的热饮的人群与普通人群相比,食管癌风险几乎翻了一番,高出约90%。对于多数人而言,水温≤40℃,感觉舒服,45℃就有点烫,超过50℃的话,只能小口抿;一旦到60℃,水杯都很烫,一般人不会轻易尝试。因此,只要稍加注意,拒绝过烫的水和饮食并不难做到。
2.饮食多元化。缺乏蔬菜和水果,摄入过多腌制、烟熏、高脂肪食物等,与食管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合理搭配膳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维持身体免疫力,减少患癌风险。
3.戒烟限酒。吸烟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引发食管内壁细胞的异常增生和癌变。此外,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被认为是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酒精可能对食管组织产生直接的有害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抽烟不喝酒,虽然不是绝对的保护措施,但戒烟限酒仍然是预防多种癌症的有效手段。
4.预防肥胖。研究表明,肥胖是慢性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和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慢性胃食管反流病,是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导致炎症和黏膜损伤,长期存在可能增加食管黏膜的癌变风险。肥胖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例如过度进食、高脂饮食、大量咖啡因和巧克力的摄入。因此,控制饮食,保持适当体重,并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模式,避免睡前大量进食,均有助于减轻胃酸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