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闽南古早味,面线糊、花生汤、醋肉、芋头饼、肉粽等小吃是较为人所熟知的。但对于我来说,卤担却可以和这些小吃媲美,尤其是在石狮,可算得上是古早味代表。
刚到这座海滨小城时,我被舍友拉着一起去探索当地的传统小吃。舍友对饮食颇有研究,卤担,就是与她在探索街巷时发现的一处惊喜。
想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早市打卡”无疑是一种快捷又有效的方式。恰巧发现住所附近有一个早市,我和舍友便结伴前往。漫步在老街古巷中,不时有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的人擦身而过,街边的早餐店升起的炊烟,让整条街巷充满浓浓的烟火气,也让初来乍到的我们对那些古早味早餐心生好奇。穿过一条羊肠小径,我们找到一间不太起眼的街边小吃店。这里的店家很随性,在门上贴着“过早不开,电联即来”的招牌。此时正巧店家准备开张,我们便进店寻一处僻静的位置落座,店家随手拉起卷帘门,就这样把喧寂得宜的古镇街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墙上呼哧作响的壁扇与街对面小店内燃起的檀香青烟遥遥相映。在我们交谈时,店家已将汤锅备上,咕咚咕咚冒热气的锅里,各色食材不停地翻滚着,有黄的蛋灌肠、绿的葱灌肠、白的套肠、红的血肠和圆的粉肠,也有大筒骨、猪肝、卤猪舌等荤菜,还有豆腐干、生菜等素菜可供挑选,干料碟中则有醋肉及海鲜能拿来做搭配。比较特别的是,这个汤锅的中间还放置一个小瓦罐,罐内是加了鲜葱叶、洋葱与炸葱头的秘制酱料,食客可以边涮边吃,也可以将酱舀至碗内沾着吃。
听店家说,卤担也叫做“卤料批杂担”,有白卤和红卤之分。我们在城中街头小摊与乡间小店看到的是属于“清水系”白卤。尤其是在当地街头或者美食摊聚集处,时常能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阿姨挑着竹箩筐叫卖这种白卤。走近观察,会看到筐内通常放置着一口裹着保温层的大锅,锅内盛着用大骨汤炖煮的各种荤素食物。与白卤不同,红卤中主要有卤鸡胗、卤鸭胗、卤牛肉等荤类食材。这些街头卤担,也很好地诠释着“卤料批杂担”这个名字的由来。
若是有机会来寻味古城,不妨像我们这样,去街头找一个卤担,坐在小凳上,借着那一方小天地,一边看着往来的行人,一边品尝古早味。舀上一勺卤汤,就着白萝卜与灌肠一同入口,让抿碎的胡椒与甘甜的汤汁在口中混合,那一刻感觉像是尝到生活的热辣滋味,也仿佛嗅到海风的清新气息,如同山海在舌尖相遇,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这些到闽南地区才能寻觅到的卤担,在我心目中,不仅是潜藏街巷的闽南风味,亦是被遗留在人间的清欢真味,值得去一尝再尝,也值得细细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