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波音客机安全事故频发,如飞行中门塞(内嵌式应急门)脱落、引擎空中起火、起飞时轮胎掉落等。美国联合航空公司15日向媒体证实,当日该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安全降落后发现机身外部缺失一块面板。3月11日,一架从澳大利亚悉尼飞往新西兰奥克兰的波音787-9型客机在飞行中出现“技术故障”,机身剧烈晃动,造成至少50人受伤。
波音客机问题频发,专家分析认为,根源是安全和质量文化的衰微,同时也与美国政府部门的监管失责有一定关系。 □新华 央视
最新险情 降落后发现机身“残”了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15日向媒体证实,当日该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安全降落后发现机身外部缺失一块面板。
这架客机15日从加州旧金山飞抵俄勒冈州南部梅德福市的机场。美国媒体援引机场负责人安伯·贾德的话说,飞机安全着陆,没有发生事故。工作人员在飞机着陆后对其进行检查时发现机身上一块外部面板缺失。
美联航发言人向媒体证实,缺失的面板位于机身底部机翼与机身相连接的位置,紧邻起落架。这位发言人还说:“将对飞机进行彻底检查,并在其恢复服务之前进行所有必要的维修。我们还将进行调查,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损伤是如何发生的。”
美联航表示,该航班载有139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飞行过程中没有发现损伤迹象,因此没有宣布紧急状态。
深究根源 安全和质量文化衰微
近期美国波音公司多个型号客机接连发生多起事故。3月15日,美国波音公司又发布了一份787客机驾驶舱座椅开关的指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表示,会召集专家组审查波音的这份指南。
波音最近状况频发,背后反映出哪些深层次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进行了解读。王亚男认为,实际上这一连串的问题还是可以归结为最近十几年来波音公司安全质量文化的衰微。在波音公司的成长期,它曾经是安全和质量文化的倡导者,甚至是开创者。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安全规范都是波音公司参与、建立和完善的。但是随着波音公司占据了市场绝对的主导地位,这种安全和质量文化逐渐让位于利益文化,使得一对相辅相成的因素,在人们眼中变成了矛盾。
王亚男指出,为了加快产品的研发进度,对于某些隐患因素没有能全力排查,在试飞验证中也没有能够充分地暴露,甚至没有能够及时向市场进行透明的通报。为了保证产品的交付进度,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出现了松动,在现场生产的管理中甚至松动到一些有瑕疵的零部件也可以被容忍和采用。由此导致了波音公司整个产品的管理链条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缺陷项,最终产生了麻烦不断的质量问题。
王亚男认为,波音公司需要做的实际上是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来路,重新把安全和质量文化树立在最为突出的位置上。因为这些文化是一家商用飞机公司的命脉所在,一旦这种文化缺失,那么带来的不仅仅是市场信用的缺失,更大的是这家企业未来发展空间的丧失。
监管弱化
背后是美式“旋转门”
长期以来,以盈利为中心的导向,使波音对公司管理、研发生产进行压缩和简化,导致了飞机生产和制造上的缺陷。
尽管这样,波音公司却依旧赚得盆满钵满。这与美国政府部门的监管失责也有一定关系。
数十年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为节省经费,一直将部分本应由监管部门履行的飞机安全认证工作,外包给波音等飞机制造商,导致波音长期“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而很多“裁判员”,可能还是美国政府曾经的雇员。
美国运输部前监察长夏沃指出,前一天你还在审核飞机,第二天你就为航空公司工作。你不可能对行业审查太严格,否则你离开监管机构后,就不会得到这样的肥差。
“旋转门”,美国政商勾结的经典桥段,进为官,出为商。它不仅有内旋转,还有外旋转,外旋转是指从公职转向企业,内旋转是指从企业转为公职。“旋转门”在美国由来已久。有数据显示,1897年到1973年间,平均76%的美国内阁成员与企业有关联。现在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