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物候特征,是大地回暖,万物复苏。闽南的小镇,也是从这时开启了树绿花红的新周期。
老家这个如邮票般大小的小镇,近处,有四五个池塘围绕,远处,有五六座小山拥围矗立。池塘与远山之间,是广袤的田野,是成片的小树林。小镇像是花蕊,四周的山像花瓣,而我就住在这些花瓣之下。
每到春天,小镇就显得格外美丽。霏霏的春雨下着,连通池塘的沟渠,形成潺潺的流水。许多蝌蚪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它们头大尾小,游姿可爱,或是游入稻田,或是游进池塘,自由自在,十分惬意。儿时的我与小伙伴们,会以掌为勺,将蝌蚪“请”到自己的小玻璃瓶子里,看着它们在瓶子里游着,心里便会乐开花。
小镇的春天,也是燕子们的天下。它们喜欢居住在民居里,会把巢穴筑在厅堂的墙壁上。每年春天,燕子们会从屋外叼来一些泥土,再次加固燕巢。它们飞进飞出,格外的忙碌。住户们也跟着燕子们一起鼓捣,帮着在燕巢底下装上一块木板,用来防止燕泥掉落。在民间,燕子被视为“吉祥鸟”,人们会任由它们去折腾。在晴天时,燕子们会在小镇的街上飞来飞去,它们剪刀型的尾巴,在空中舞动着,既像一位春天的使者,用尾巴招唤着春天,又如一位懂得剪纸的姑娘,将天空当做彩纸,随手就剪出了一张美丽的春日图。到了雨天,即便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燕子们也乐意排排站,一起待在电线上,远远一瞧,犹如一个个黑白色块,甚是有趣。
小镇的春天,也被一棵棵树装饰着。它们的样子或高大挺拔,或婀娜多姿。比如那池塘边的柳树,就长出了新叶,开出了柳条。新叶与柳条交织在一起,犹如伸出了一双双温柔的手,去迎接春天的到来。记忆中,小镇里也种着几株苦楝树,它们在春日里会开出紫色的花,不过,花总是开得很散,看上去像一个个“米”字。之后这些树上还会结出淡黄色的果子,这些布满斑点的果实,像是一个个袖珍铃铛,想来这就是它们也被称为“金铃子”的原因吧。小时候的我,常会和小伙伴们去摘这些果子玩,尤其喜欢将它们拿来作为弹弓的弹丸。在小镇外,还矗立着几株木棉树,但往往到了春季,木棉树的叶子几乎都掉光了,枝头上仅存留着一朵朵大红花,有些花掉落在地上,会发出“啪啪”的声响,犹如是在给阵阵春风打着节拍。
小镇的春天,风总是那样的轻柔,适宜去放风筝。印象中叔叔是制作和放飞风筝的高手,他制作的风筝,有老鹰、仙鹤等各式图案。每到春风拂面的傍晚时分,叔叔就会带着风筝到池塘边的草地上,顺着风,扯着线,让那些画着动物图案的风筝“飞”起来,而我们这群小朋友总会跟在他的身后,一边奔跑着,一边嬉笑着,肆意放逐着自己的快乐。
小镇的春天,好像依旧是记忆里的模样,带着唐诗宋词的古韵,是那么的天然与本真,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