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家长们既喜又忧,喜的是终于盼来了“神兽归笼”,忧的是托幼机构和学校人员聚集,有时会成为各类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高发场所。这不,近期诺如病毒又窜上了宝妈宝爸群的热搜。校园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对此,泉州疾控发布健康提醒。□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郭艳梅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诺如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的特点,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诺如病毒的发病以轻症为主,起病突然,以轻重不等的呕吐或腹泻为主要表现,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儿童以呕吐症状为主,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可伴有低热、乏力、腹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不会表现为重症,但可出现脱水。
呕吐和腹泻会导致人体大量电解质、水分丢失,因此感染诺如病毒后一定要充分补液,注意休息,及时摄入糖盐水或使用补液盐。
托幼机构和学校尤须注意防范
托幼机构、学校因人员密集、空间有限、学生间玩耍嬉戏互相接触频繁,一旦有学生感染诺如病毒,如果含有病毒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及时得到妥善处置、未对发病学生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等,病毒可迅速扩散,极易引起聚集性疫情。因此,这些场所尤其要注意防范诺如病毒。
食堂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证,且食堂从业人员在食物加工、封装等操作中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流程及要求。
加强食堂从业人员、制水和保洁等人员的健康状况监测,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立即返家休息,待症状消失72小时后且连续2天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复工。
加强晨检、巡检、缺勤缺课登记备案工作,发病师生症状消失72小时后方可返校复课。
落实好学校饮水设备和宿舍、多媒体教室等集体活动场所的消毒安全管理工作。
做好日常性预防消毒工作。幼托机构、学校要建立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制度,化学消毒剂是阻断诺如病毒通过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表面进行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可按产品说明书现用现配。
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症状,老师应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并送发病学生就医,同时报告卫生老师或保育员。卫生老师或保育员应按照规范要求及时处置发病学生的呕吐物或排泄物,同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受污染的桌椅表面,全程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手套和口罩,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辖区疾控中心报告。
若感染诺如病毒,要避免与其他人密切接触,建议居家休息,隔离至康复后3天再上学。
日常生活保持卫生
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这些措施来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保持个人卫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前便后、手部可能被污染时需洗手。一枚钉子头那么点大的病毒量就可以感染上千人。假如诺如感染病人的1克排泄物污染了水体,而这个水足够全球每个人都喝一口的话,就可能使全球的人都感染。因此提醒大家,诺如病毒感染病人呕吐时要及时用纸巾或者抹布盖住呕吐物并喷消毒剂;诺如病毒感染者腹泻后,一定要先盖上马桶盖再冲水,否则空气中的诺如病毒浓度将非常高,会导致诺如病毒在狭小空间中传播。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注意饮食卫生,充分加热食物。定期消毒餐具。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不熟的食物。
注意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定期清洗饮水机。
多休息,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