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连日来,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各乡镇的田间地头,种植户们在田里忙碌着,平整田地、翻耕、播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为确保全年丰产丰收,台商区紧紧围绕“稳面积、提单产”目标,提前谋划、筹备春耕生产,从田间管理、农机服务、物资储备、技术指导等方面入手,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多措并举,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开好头、起好步。
□融媒体记者 黄枫 通讯员 王良金 曾婉芳 文/图
农资有保障
检修送上门
在洛阳镇梅岭村东方奇迹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的田地上,农户正使用旋耕机作业,平整田地、播种花生。“现在是春季花生播种季节,我们都忙着播种花生,7月可收成。这是有机种植,亩产200公斤左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胡丽蓉介绍,除了种植花生,公司还种植有机地瓜和水稻,地瓜亩产可达1800公斤,水稻亩产可达400公斤左右。
在洛阳镇杏田村小马农场内,8名采摘工人正在田间忙着采收胡萝卜。记者看到,工人熟练地将胡萝卜从地里拔出,甩一甩胡萝卜上的土,整齐摆放好,待全部采摘后,统一装袋装车,远销全国各地。“这些工人都是由胡萝卜收购商聘用过来采摘的,一组8个人一天可以采摘3亩地的胡萝卜。”农场负责人马义探说,待胡萝卜采摘之后,就要开始轮种玉米和西瓜。
记者了解到,今年台商区下达春播粮食面积3600亩。区农林水与生态环境局提前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和调运,并动员农资供应商提供预约销售、送货到村入户等多项惠农便农服务。目前,已供种杂交稻5000公斤、花生1000公斤,储备应急救灾种子3750公斤、复合肥和尿素为主的各类肥料300吨、各类农药2吨,可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同时,该局积极做好春耕农机化生产各项准备工作,提前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帮助、指导做好作业机具的维修、保养、调试,并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镇村开展“送检下乡”工作,办理农机安全技术检验,确保农忙期间农机能顺利、安全投入生产作业。
农田高标准 “耕”基更稳固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台商区通过完善田间道路、灌溉和排水基础设施及土壤改良等措施,打造高标准农田,助力春耕生产。
在洛阳镇梅岭村,下曾溪沿线682亩农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连片整治,成片的胡萝卜、大葱已成熟,新栽种的玉米幼苗逐渐长高。台盛农业基地高标准农田实施“小田”改“大田”、排灌渠和田间道路提升、土壤改良等工程,种植效益显著提高。“我们种植胡萝卜300多亩、大葱100亩,目前已经可以采摘,有相对固定的农业订单。”台盛果蔬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显南说,政府在基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增设喷淋系统,让他们实现旱稻和胡萝卜轮种,去年成功试种,成效不错,今年准备扩大轮种面积。
台商区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区累计建成8700亩高标准农田,2024年将继续实施1600亩,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及耕作条件。今年下半年,台商区计划在梅岭村、上田村实施“千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小田”改“大田”、土壤改良、田间排灌和田间道路建设等工程。项目实施后,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提升下曾溪流域沿线田园风光,助力乡村振兴。洛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何奕发表示,还将规划一条从国道至台盛农业基地的田园风光观光道,游客可乘坐电瓶车观光游览。鼓励下曾溪流域沿线农业种植户创新种植方式,发展果蔬采摘等休闲农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创收。
相关
链接
专家支招选种施肥
春耕时节,种植户选种购种以及施肥用药,对农业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区农林水与生态环境局邀请市农科所专家、种植专业户深入田间地头,以“理论+实践”方式,开展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种植技术教学,指导科学施肥用药。
农业专家提醒,农户在选种时,要选择已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备案的正规门店购种,不要轻信游摊游贩的推销;要选购包装种子,不要购买散装种子;要选购包装、标签规范,标注内容齐全的种子,不要选购有标签内容不全或夸大宣传、二维码追溯信息不对等问题的种子;要注意索要并保存正规票据凭证,出现农资问题要保留好田间现场,及时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反映,需要进行田间鉴定的及时提出申请,不要错过最佳鉴定时机,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劳作过后的农民朋友,要注意勤洗手、勤剪指甲;农忙时手部尽量避免和脸部直接接触;劳作前要“全副武装”,准备好口罩、手套、长袖衣、长裤、塑胶鞋等用具,防止病菌从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侵入,危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