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崇义县规定“彩礼不超过3.9万元,‘低彩礼’夫妻子女可优先入学”等举措,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是推进婚俗改革、倡导文明新风,也有网友认为,现实中彩礼数目难以核实,以此为标准制定奖励政策也有失公平。您认为呢?
创新之举 值得鼓励
@四川文科:“零彩礼”、“低彩礼”是一种减轻家庭负担、推进婚俗改革的创新举措,通过提供子女入学、交通出行、健康体检等正向激励,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婚姻价值观,其背后体现的是政府对于社会风气的引导和对民意的深度关切。通过正向激励来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更符合现代治理理念,也更易被群众接受和认可,此项举措应被鼓励和推广。
@云上飞:江西省崇义县推出的这一项新政策,旨在通过激励措施来改变当地高彩礼的传统习俗。这一尝试不仅仅是彩礼金额的调整,更是对传统婚姻观念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挑战,也是对现代婚姻价值观的一种探索。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和反弹,但长远来看,这是提高婚姻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一步。
@四川黄根华:江西崇义县限制彩礼金额不仅是为了减轻家庭婚姻成本,更是在引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旨在让新人明白,幸福的婚姻不在于物质的多寡,而在于对彼此的珍惜和理解。这种引领价值观的机制,值得被更多人关注和支持,相信假以时日,这一正向激励的举措必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有失公平 谨慎推行
@黄齐超: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崇义县将彩礼与子女入学挂钩,会刺痛公众的敏感神经,加剧家长的教育焦虑。高彩礼的不良风气需要政府积极介入、引导和治理,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拿择校来激励实行低彩礼必将冲击教育公平,制造新的社会矛盾。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广泛听取民意,慎之又慎。
@针未尖:彩礼高低是夫妻双方及其家庭的婚姻选择,这属于风俗的范畴,而教育公平属于法律的范畴,因为它是早已被法律加以重重保障的一种社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治理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行动必须把握好尺度,不出现越界行为,否则,难以获得民众认同,在涉及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上,应当考虑周全。
@君子笑:“低彩礼享礼遇”举措推行的初衷就是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但是这个做法治标难治本。首先,彩礼是有私密性的,如果关联过多的公共资源,不排除有人投机取巧虚假申报所谓的“低彩礼”家庭;其次,作为一种民俗,高价彩礼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仅凭几项政策就想根治显然是不现实的。因而,应当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
博采众长 综合施策
@摇摇:“低彩礼享礼遇”相关政策的出台,倡导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形成正向引导效应,不失为一项移风易俗的有力举措,值得点赞。不过新政策虽好,在改革真正落地施行时依然存在不少难点和痛点,特别是核实彩礼的真实金额等比较难以执行。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各方面利益,确保新政策的合理公正,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严格把关,及时修正存在的问题,才能防止政策出现滥用偏差与初衷相背离。
@蒲公英:治理天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教育是一项基本权利,其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公平。整治天价彩礼需要“徐徐图之”,推行礼遇政策之前,相关部门也要多听听民众的意见,多考虑现实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特别注意结合当地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方能取得实质性成效。
@陈卫中:崇义县推出的“低彩礼享礼遇”举措,是一种积极的尝试,虽然在实际操作和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阻碍,但从零到一就是突破,移风易俗举措的创新中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故步自封和抵制创新。“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有全社会达成共识,真正从心理和行动上支持“零彩礼”、“低彩礼”,婚庆陋习才能永无生存的土壤。
下期话题
“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上课前起立向老师问好一般发生在中小学课堂,那么大学生呢?节后开学,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辽宁沈阳科技学院等多所高校发出严格课堂教学规范的相关通知,要求学生上课先起立、师生相互问好。有人认为大学课堂教学需要礼仪规范,这是尊师重教的体现,也有人斥之为形式主义。下期茶座,邀您聊聊“大学上课要起立问好吗”这个话题,您可在“温陵茶座”新浪微博留言,也可加入QQ群299935398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