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人工智能时代 “手工”有了新意义

日期:03-08
字号:
版面:第17版:环湾生活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吕品田,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兼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兼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事实上,对百姓来说,唤起目的性对象愉悦生活情感体验,很难与审美情感体验划清界限。在他们看来,“美”和“善”几乎同义,“善的”也就是“美的”。如果认为这种倾向不过是一种准审美情感态度的表现而予以轻视的话,那显然是一种美学偏见。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百姓往往以审美情感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他们往往能主动从现实生活的感性形式中感悟出“美”、生发出“美的”感受来。生活,在百姓的心目中,不单是追求物质、满足物欲的日常营生,还是一种观照人生、寄托情怀的介质。人们会在流动的每一种生活形质上,发现精神的光辉和生命的色彩;人们也会赋予生活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以神圣的意味和亲切的情趣。百姓对待生活的创造性审美情怀,让朴素的生活显示出人文的美丽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

民间文化观念带给百姓的人生观,是务实的、乐观的、趋善的。这种人生观的性质,是被以维持、发展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为思虑焦点和价值核心的有机需要观念所决定的。因为百姓对待造型活动的情感态度是高度主观的,伴随的情感活动是热烈奔放的,所以民间美术才总是充满浓厚感情色彩,富有强烈生命节奏和生命流动感,往往大刀阔斧、恣肆纵横、一气呵成。这种创作状态造成民间美术形式结构的天成之趣,具有刚健质朴、粗犷豪放、简约明快、浑厚自然、热烈绚丽、亲切温润的感性品质。在民间美术创作活动中,想象和情感活动活跃地交织并交互作用。情感是激发想象的力量,它使想象增添浪漫色彩;想象亦激发着情感,它使情感体验更为强烈和深刻。而促成这两种心理活动交互作用的关键因素则是民间文化观念。

中华传统手工艺历久而弥新,价值越来越凸显。作为我们的祖先和工匠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财富,传统手工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智慧和经验,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思想认识和审美理想。从技术哲学角度来讲,中华传统手工艺蕴含着和谐处理人和世界关系的生态思想和技艺经验。这些思想经验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可谓弥足珍贵。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万物互联”所带来的新生活方式和强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日益深广的替代,使“手工”有了一种新的未来学意义。这种新的未来学意义将直指人的生存本身。在不远的将来,由于物质价值和经济价值追求可以更多地诉诸人工智能制造,人们对待手工艺将不再重视其所造就的物质价值,更不会特别在意其经济价值。将来人类会从必要劳动中更大程度地解放出来,从而拥有更多闲暇时间去从事自由的创造或自由的劳动。想来,将来的手工艺会更多地和人的人性化生存要求紧密关联。人是实践性的存在,人们需要重新去劳动,需要靠可以自主的手工劳动来表证自我,实现自己的人性的实践性存在。这种需要在未来会日益强烈,手工劳动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会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手工艺的价值将呈现升华,从而超越当今基于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的生计之道或经济活动。手工劳动尤其是手工艺实践,或将成为未来人类表达人性自我、确认自身人格的一种必要实践。

□本期执行:本报记者 吴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