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沿着弯曲的小路,一路向村子深处开去,停在一座土屋附近。民警从车上下来,提上米粮油和一些生活用品,朝着屋门喊道:“洪阿婆,我们来看你啦。”
一位阿婆从屋内步履蹒跚走出,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眼睛眯成一条缝,“你们来啦,快进屋坐”。
每次逢年过节,这样祥和的画面一次次在洛江区河市镇重现。这位年过八旬的阿婆,用自己的热心肠演绎着当代活雷锋,而年迈独居的她也成了辖区派出所民警长期照顾的对象。2600多天来,河市派出所民警和洪阿婆共同传递着雷锋精神“接力棒”,这场警民双向奔赴的暖心之约从未停止。□融媒体记者 张晓明 通讯员 陈晓岚 文/图
乐善好施
阿婆主动帮助孤儿
“洪阿婆,我们近期比较忙,你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我们。小丁最近还有再来吗?”民警陈剑锋口中的“小丁”,正是这场双向奔赴“雷锋行”的起点。
“警察同志,我家附近的村道上躺着个人,能不能过来帮帮忙?”2016年夏夜的这个报警电话,让河市派出所与洪阿婆结下了不解之缘。
接到报警后,陈剑锋赶到现场。经了解,报警人洪阿婆当晚出门,看到村道上有一名男子躺在地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遂报警求助。民警立即将男子送医抢救,所幸救治及时,男子并无大碍。
经民警进一步调查,男子姓丁,父亲早年过世、母亲离家出走,无依无靠,一直在家附近游荡,偶尔有好心的村民给他食物果腹。事发当天夜里,小丁走到洪阿婆家附近的村道上不慎跌倒,幸好被阿婆发现。
得知小丁的身世后,阿婆动了恻隐之心,随同民警去医院看望小丁,并为他送去了食物和日常用品。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热心的阿婆和当时仍在世的老伴告诉小丁:“孩子,以后有困难可以找我们……”
“警”记于心
民警接力帮扶阿婆
渐渐地,洪阿婆一家与小丁形成了默契。小丁经常到阿婆家吃饭,早餐的一碗热粥、一碟咸菜,深夜的一碗热汤、一句问候,都温暖着他的心……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洪阿婆的老伴过世,雪上加霜的是他们的儿子患有疾病,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其难以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阿婆也不愿给儿女添麻烦,自己种地卖菜维持生计。虽年事已高,经济越发紧张,她仍不忘帮扶小丁。
“阿婆,以后您有事可以直接打我电话。您放心,能帮忙的我一定帮忙!”看到洪阿婆生活的变化,社区民警黄诗裕满是心疼。
渐渐地,每当洪阿婆遇到困难,她便习惯性地打电话给黄诗裕。“诗裕,每次都麻烦你,我都不好意思了。”“阿婆,都是举手之劳,您尽管吩咐。”搬米搬油、换灯泡……黄诗裕在完成手头工作后,总是第一时间赶到阿婆家,为她解决困难。闲暇之余,阿婆也经常打电话或者去所里与黄诗裕唠嗑,聊聊家长里短、村里的趣事。
“锋”火相传
他们争当追“锋”人
黄诗裕也将洪阿婆的特殊情况汇报给所领导,在领导的带动下,河市派出所民辅警们和当地村干部纷纷加入帮扶洪阿婆和小丁的队伍中。
有一次,河市派出所副所长陈剑锋见洪阿婆许久未联系,便打电话询问,才知道阿婆受伤了。陈剑锋与黄诗裕立即带上生活用品上门看望阿婆,并劝说她及时就医,阿婆却笑着说不用。
心细的陈剑锋发现,原来洪阿婆担心自己就医后,小丁无法按时吃上饭。“阿婆,你去医院好好看病,小丁交给我们和村委。”阿婆这才放心。
去年9月,黄诗裕因工作调整,调离河市派出所,然而他始终记挂着洪阿婆。“你放心去新的岗位工作,我们有空会多去看望阿婆的。”所里的其他民警主动从黄诗裕手里接过了“接力棒”。
一直被河市派出所“爱着”的洪阿婆经常为民辅警们送来自己种的农作物。“群众送的东西,我们不能要!”面对再三婉拒的民警,朴实的阿婆动情地说道:“孩子们,我特别有福气,遇到了你们!我很感恩,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有你们在,我真的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