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引领数字新变革 激发经济新动能

日期:03-05
字号:
版面:第35版:2023泉州经济年会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5G工厂操作现场

5G工厂机器人

企业员工在5G工厂内操作设备

5G物流运送线

5G工厂现场监控大屏幕

随着数字时代的疾速迈进,大数据应用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腾飞的关键引擎。“2023年度泉州十佳大数据应用项目”的推选,不仅是对优秀大数据实践的褒奖,更是对泉州市在大数据领域创新实践的全面展示。

作为泉州经济年会的重要一环,此次推选活动由市数字办和泉州晚报社携手策划,旨在深度挖掘和广泛推广大数据在各行业的杰出应用项目,促进泉州市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活动自启动以来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团队的积极参与。经过激烈角逐,主办方筛选出28个优秀项目进入候选名单,并最终选出“2023年度泉州十佳大数据应用项目”,它们在大数据应用的各个领域都展现了出色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融媒体记者 郑鸿隆 通讯员 陈旭明 文/图

展现大数据推动社会发展的潜力

近年来,泉州市多措并举推动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的优化升级,不断创新服务机制。累计汇聚数据超150亿条,建成金融、社保、交通、医疗、营商环境等11个主题库,初步构建了“基础数据库+主(专)题数据库”的数据资源应用体系,开放数据超20亿条,数据汇聚量和开放量均居全省第一。

通过统一的数据共享服务方式,为全市各级各部门行政审批、公共信用等相关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批量交换服务和业务协同服务,持续为企业、群众办理“一件事”典型应用场景等事项提供实时数据共享服务,提供数据批量交换服务超4000项,发布服务接口超2100个,交换总记录数据超30亿条,以数据赋能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推选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公众参与点赞占比40%,线下专家评审占比60%。这种推选方式不仅体现了大数据应用与公众生活紧密联系,让公众能够亲身参与并了解大数据应用的魅力,同时也确保了推选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这些脱颖而出的项目,不仅代表了泉州市在大数据应用领域的最高水平,更是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们涵盖了农业、政务、医疗、民生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大数据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各领域创新成果描绘未来图景

在农业服务领域,“智慧农业”三期项目(数字农田)通过建设“数字农田”系统,实现了市、县一体农业农田高标项目的全流程管理。该项目打破了部门数据壁垒,构建了“天空地”立体监测体系,实现了全流程全要素管理,创新了农田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为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农田利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推动了全市农业农村信息的集中化和决策的科学化,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务服务领域,“政策找企”平台通过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产业政策、企业服务的精准化对接,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目前该平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注册企业数达到43.93万家,兑现奖补金额高达17.9亿元。该平台的创新之处在于打通了数据壁垒,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中台,梳理重构了政策标签,精细测算了政策匹配度等,使企业能够一键匹配惠企政策,实现了政策与企业的精准对接。

在医疗服务领域,5G+智慧妇幼医疗项目通过运用5G、千兆光网等多种先进技术,建立了医疗视讯、远程指导等系统,实现了患者信息共享、急救指挥系统现代化。该项目不仅满足了公众急救医疗需求,强化了急救转运的快速反应能力,还提升了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同时,云诊疗协同系统的应用也实现了妇幼健康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目标,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在民生服务领域,泉州市科技馆作为国内首个以PPP模式建设的智慧科技馆,通过融入大科普、大生态、大数据、大旅游理念,打造了“科技馆智慧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通过智能化应用和场馆业务的知识化应用实现了空间形态、场馆业态和信息生态的高度融合。开馆一年多来,该馆已接待观众111万人次、团队931个、影院观影人数9万人次,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体验。

此外,“法院里的数据工场”是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司法数据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该项目客观、实时、准确地采集司法大数据,生产司法大数据应用的“源头活水”。通过会商经济社会运行指标、审判流程节点信息、当事人诉请事项等数据资源,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为人民群众降成本、增便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优秀的大数据应用项目不仅展示了泉州市在大数据领域的创新成果,更为我们描绘了一张充满智慧与活力的未来图景。相信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与动力,泉州将迎来更加繁荣智慧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