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弘扬泉商文化 讲好泉州故事

日期:03-05
字号:
版面:第25版:2023泉州经济年会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度泉商文化主题沙龙现场(张九强 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与企业的精神脊梁。在泉州这座“世遗之城”,不仅涌动着传承千年的商贸文化,还孕育出“爱拼敢赢”“勇为天下先”的泉商精神,铸就了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民营经济占比排在全国24个万亿GDP城市首位等瞩目成绩。

本届经济年会,由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牵头主办的“2023年度泉商文化十佳企业”推选活动,经培育推荐、调研评选、集中评审、公众点赞等环节,恒安、达利等10家企业从候选的30家典型企业中脱颖而出。□融媒体记者 黄伟毅 庄丹丹 王宇静

树立民营企业标杆

为确保本次推选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30家候选企业采取各地培育推荐、调研评选的方式进行筛选,确保候选企业具有行业典型代表性、独特的企业文化模式。

恒安紧扣“恒变者安”的理念,从2001年借助“外脑”汤姆斯集团进行首次变革,到2008年开启第二次管理变革,用10年时间,恒安实现经营业绩16.5倍的增长和净利润17.7倍的增长。此后,恒安以创新、变革推动企业实现多次迭代,包括2014年着手推行第三轮管理变革,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和信息化集成;2021年将“长期主义”纳入企业发展战略;2022年启动SAP升级项目,进一步推动“业财一体化”等,为不同阶段的高速发展提供新动力。

匹克集团秉承“要打造属于中国人的国际品牌”的理念,从高薪聘请耐克留下的大部分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起步,沿着国际化战略目标矢志不移前行,先后完成了名称国际化、商标国际化、标准国际化、品牌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市场国际化。

本次评选活动采取集中评审叠加公众点赞的方式进行推选,集中评审权重占比80%、公众点赞权重占比20%。其中,主办方在今年1月18日组织来自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泉州晚报社的评委,综合各项指标进行集中评价;1月27日—29日,通过泉州通APP和泉州晚报微信公众号开放公众点赞,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投票。最终,通过对专家评审分数、网络投票分数相加,遴选出年度泉商文化十佳企业。

解构泉商文化基因

泉商素以“爱拼敢赢”的精神闻名,“晋江经验”蕴含着泉商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等精神特质。

“做梦都想当老板”,这句朴实的话,是众多泉州企业家的共同心声,也是催人奋进、勇为人先的发展号角。没有资金就集资、合股或借贷;没有厂房就“借鸡下蛋”;没有技术就去请、去学、去借鉴……凭借这股闯劲,1979年,26岁的许连捷在家中办起“三来一补”的劳保服装加工厂;1985年,在晋江金井出现了一家名为晋江县金井劳务侨乡服装工艺厂的小企业,在此基础上,周少雄和兄弟们用两、三年时间开办了服装厂;1986年夏天,丁和木的儿子、16岁的丁世忠初中毕业,他带着600双鞋到北京闯荡,打通了最艰难的销售通道王府井……这股子闯劲成就了第一批泉州创业者,也成就了泉州民营经济日后的腾飞。

因时而动,应势而为。爱拼敢赢的泉商向来不缺拼搏的气魄,亦不失谋新谋变的视野与智慧。20世纪90年代,七匹狼一度遭遇危机,集团董事长周少雄却并未退却:“做企业和做人一样,即便在谷底,也不能放弃希望,坚持寻找出路,总会绝处逢生。”七匹狼一方面寻找新订单与市场,另一方面进行渠道创新,将传统的批发制改成总代理制,后又首创特许专卖店模式。短短数载,集团不仅走出困境,发展势头还愈发强劲。

商行天下,善泽桑梓。2021年9月,由达利集团发起的惠安县亮亮教育基金会投资10亿元兴建的惠安亮亮中学正式招生。秉承公益办学和普惠教育原则的亮亮中学,不仅拥有一流的教学基础设施,同时也引入了全国顶级的优秀教育团队。目前,亮亮中学对于本地区域教育事业的带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像达利集团许世辉这样,既善于“聚财”,也舍得“散财”,拿出巨额财富用于公益事业的泉商比比皆是。

纵观泉商群体,有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有坚韧不拔的发展决心,亦有心系桑梓的人文温情。泉商是多元的,又是鲜活的,他们用个人的拼搏与奋进,书写了泉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绚丽篇章。

传承泉商奋进精神

立标杆、谋发展,推选活动自开展以来,为更好地传承泉商精神、展示泉商文化,通过走进企业调研、深度对话企业等方式,挖掘泉商拼搏奋进的感人事迹,诠释企业发展背后的文化力量。

专注创新、锐意进取,是泉州民营企业文化的重要底色,也是泉州民营经济永葆活力的一大助力。“一双鞋拥有47项专利,仅鞋底材料减震一项的研发就历时8年,经历了7大技术改进。”因为一双鞋所承载的科技,安踏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典型,而在其中,丁世忠在企业创办和经营过程中始终如一的创新精神,无疑推动着研发的进步。正因为拥有创新精神,丁世忠斥巨资建立国内首个运动科学实验室,安踏拥有了行业内首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设计费用从1991年的200万元,提升到现在的近3亿元,增长了100倍以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在九牧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嵌入文化基因,创新领先成为其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据悉,九牧每年将不少于销售总额的10%投入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中。2011年开始,九牧将年度大会更名为创新发展大会。2012年,《九牧创新基本法》正式颁布,被称为九牧创新工作推进“宪法”。如今的九牧已拥有数以万计的各项专利,以平均每天三项专利的速度,不断刷新本行业的创新纪录。

在石材这一赛道,英良走出了不一样的新路。其中,英良打造的国内首个以石材为主题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藏品已达上万件,其中不乏大量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珍贵藏品。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泉州南安石材产业聚集区的名气进一步提升。英良的创新不止于此,包括率先提出打造石材品牌战略,高调推出“五号仓库”品牌;持续打造印象五号石材文化创意园,填补全球石材产业无产业园的空白;打开跨界合作新局面,2016年南安海丝·泛家居首个线下体验中心(英良馆)正式揭牌开馆;在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赛道上,英良继续引领前行,支持数智服务商落地发展,积极推进卡奥斯工业互联网项目落地。

同样在石材赛道创新的还有鹏翔,2006年该公司就在全省率先进入再生石绿色赛道:通过智造工艺与设计,使石块边角料、石粉、服装纤维、贝壳粉等材料涅槃重生为精美的再生石。为了最大化减少对资源的浪费,鹏翔提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工艺制造上、配方上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秉承“一流的企业做文化”这一理念,鹏翔还专注对产业文化价值的挖掘:2021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追溯再生石发展史的生活馆,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人类文明史过程中人造建材的源起与发展。

为进一步弘扬泉商奋斗精神、记录泉企进取步伐,本报于去年8月7日起开设《泉商文化》专栏,并在“学习强国”福建平台开辟“泉商文化”专栏,分享泉商文化这笔无形财富,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据统计,专栏累计点击量近500万,推动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力地提升了泉商文化的传播度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