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银行实体网点排队办理业务的现象越来越少见,人们对银行实体网点的依赖逐渐下降。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开的信息,2023年有超过2600家商业银行实体网点退出或关停。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连续3年下滑。在网点减少的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用手机银行自助办理业务。2023年第三季度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771.11亿笔,金额858.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0%和6.40%。从商业银行角度看,线下客源流失,开启网点“瘦身”计划成为大趋势。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智能手机普及,金融业务线上化趋势加快。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相较于传统金融业务运行方式,结合了数字技术的金融业务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便捷性高、普惠性强等优势。不少业务已经可以实现在手机银行进行全流程办理。从业务发展趋势及成本角度考虑,银行适度调整网点规模存在合理性。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实体网点收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银行业市场正在收缩。相反,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水平高度发展的环境下,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同时,商业银行并没有一味关停线下网点,而是通过数字化等方式积极寻求特色化、轻型化改造升级。数据显示,2023年尽管有不少银行实体网点关闭,但也有千余家新的网点设立。
梁斯认为,未来银行要提高传统网点业务服务质量,简化办事流程,提高业务办理的便捷度和舒适度,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模式,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