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已有理想汽车、特斯拉在内的多个新能源品牌宣布降价,或有低价新品上市。其中,比亚迪宣布两款插混车型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上市,起售价为7.98万元。相较于上一版本冠军版车型,新版本车型价格下降了2万元。随后,上汽通用五菱也宣布,五菱星光插混车型150km进阶版售价由10.58万元调整为9.98万元,售价降至10万元以内。随后,长安启源也立即跟进,哪吒汽车等也推出降价活动。
针对多家车企此轮降价,有车主吐槽“刚提车就降价”。但对部分新能源车主而言,他们更加期待新能源车险也能降价。
行业交流数据显示,65家开办车险业务的公司,有64家公司开办了新能源车险业务。覆盖率虽然充足,但新能源车主缘何还会陷入投保难的困境中和高保费的纠结中?
从保险公司层面而言,新能源车险业务尚处于经营磨合期,高出险率和高维修成本等叠加引发的高赔付率是险企面临的主要经营压力。
担任外资公司高管的何志成认为,首先,新能源车出险率较高,这与其动力系统、智能驾驶技术等有关,使得保险公司在承保时面临较大风险。其次,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尤其是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一旦发生故障,维修费用往往较高。再者,赔付率高也是导致保费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由于新能源车险市场相对较新,数据积累不足,使得保险公司在定价时难以准确评估风险,进一步推高了保费。
新能源车险能否整体实现降价,取决于多重因素。“一是新能源车辆安全性能的提升和维修成本的降低,从而降低出险率和赔付率;二是新能源车市场的成熟和数据积累的增加,使得保险公司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和定价;三是保险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市场监管的有效实施,防止恶性竞争和定价风险的发生。”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更多市场主体比如车企参与其中,或也将成为推动保费下降的因素。
袁帅表示,发展新能源车险,首先,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防止出现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其次,需要推动新能源车辆的技术创新和安全性能提升,降低使用风险,提高消费者信心。最后,还需要加强新能源车险市场的数据积累和风险评估,提高保险产品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