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自己在品牌特卖会上淘到了物美价廉的名牌衣服,回家一查才发现,买到的却是打擦边球的山寨品牌。近日,郭先生致电96339讲述这件令人气愤的事。
郭先生在广告传单上看到台商投资区有一个国际品牌内购特卖福利会,特卖会里全部是国际大牌在做特卖,有低价折扣。他还得知,这个特卖会的主办方有拿到自己常买的那家品牌的授权,便去特卖会,想给自己挑几件衣服。他觉得品牌服饰一般质量都比较有保障,而且特卖会价格比较实惠,比平时商场专柜购买便宜许多。
在特卖会上,郭先生看到一家网红美国潮牌服饰。这个品牌他见别人穿过,款式还不错,但他对这个品牌了解不多。导购员跟郭先生介绍说他们是国际品牌,现在做特卖活动,全场低至2.5折,买到就是赚到。郭先生看到原价1499元的羽绒服打完折后才300多元,觉得确实挺实惠的,而且衣服的款式他也挺喜欢的。最终,他入手了一件羽绒服和一件卫衣,折扣完花费500元。郭先生觉得特卖会本来就是商家在清理仓库库存,价格比平常便宜很正常。
等回到家,郭先生拿出衣服上网对比,发现这个牌子并不是自己想要买的那个网红潮牌。衣服的款式和风格与那个潮牌很像,商标的样式也雷同,但是字母的拼写并不同,不细看容易混淆……他这是买到打擦边球的山寨品牌了。他有一种自己被欺骗了的感觉,如果当时知道衣服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美国品牌,他不会选择购买。他找了监管部门反映,希望这家店能够停止售卖,不要再误导消费者,但从部门处得知,该店有营业执照和品牌注册,只能支持他退货。(刘燕婷/整理 黄晖/图)
微评
@滴滴嘟嘟:我在大商场也有看到这种山寨店出没,感觉那种打两三折的都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微微笑:你说它是假货,它又有品牌商标,你要说它是正品,它又是山寨的,真是尴尬。
@芝麻不开门:买东西还得被考验眼力和智商,山寨品牌的山寨能力让人惊讶到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