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常挂着笑容,提起家庭遭受的打击和苦难显得云淡风轻,坚信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是庄小虹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庄小虹是惠安县东岭镇的一名普通女子,13年来她不离不弃地照顾着患有尿毒症的丈夫,以柔弱身躯扛起家庭重担,让频遭苦难打击的家庭逐渐迎来欢乐和希望。去年,她获评第八届泉州市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
□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张晓玲 文/图
丈夫患重病 陪伴过难关
今年38岁的庄小虹与丈夫郑少云在2010年结为夫妻。然而好景不长,婚后一年左右,郑少云因身体常感不适就医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尿毒症,之后病情迅速恶化。“确诊后一个多月,他的体重从140斤肿到170斤,之后心脏和肺部也受影响,开始咳血,医生说有可能挺不过3个月危险期,甚至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庄小虹依然记得当时的害怕和无助,但在丈夫面前她总面带笑容。她说自己不敢在丈夫面前哭,怕他难过,却有好几回在亲戚朋友的关心下独自流泪。
“他刚开始情绪很差,曾经整整一礼拜没有说过一句话。”庄小虹心疼地说,病情加重的那段时间,丈夫一度意志消沉,那时自己郑重地告诉丈夫绝不会放弃他,“我对他说,只要两个人还在一起,日子就会有盼头,如果你放弃治疗,我一个人活着也没意义。”
之后的日子,庄小虹几乎都在医院或者奔波在去医院的路上,连日带夜陪伴和照顾丈夫。郑少云全身肿痛、不能自理,她就手把手给他喂食喂药、帮他擦拭身体。郑少云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时,她每天挑开心的事、乐观的话笑着鼓励丈夫。
终于,庄小虹的乐观和坚强感染了丈夫。郑少云积极配合治疗,不仅成功度过了危险期,病情还有所好转,可以出院回到家中定期接受治疗。
厄运再降临 守护不离弃
然而没过几年,命运再次给这个家庭沉重的一击。长期的尿毒症使郑少云甲状旁腺激素过高进而引起脚痛,导致他无法站立、走路。
因为担心丈夫长期坐轮椅会影响行走的能力,庄小虹并没有马上给郑少云买轮椅,而是背了他将近一年。“走到哪都是我背他,出门背他上车,在家背他去厨房吃饭、吃完背他回房间休息。”庄小虹回忆道。对于郑少云而言,最难受的是脚痛,白天疼痛,晚上更是痛得无法入睡。庄小虹经常半夜起来帮他推按关节、揉搓脚部以缓解疼痛。
后来,郑少云做了手术,脚疼的症状消失,庄小虹又陪丈夫做起行走的复健。然而,最终郑少云依然没能恢复行走的能力,不得不坐上轮椅。对此,庄小虹颇有些乐天知命:“至少命保住了,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人活着,能陪在身边就好。”
永远怀希望 笑对苦和难
得益于亲朋好友和村委会及一些爱心组织的帮助,郑少云的治疗费用大部分得到解决。然而,自郑少云确诊为尿毒症住院后,家里失去了收入来源。为了维持家庭日常开销和偿还治病欠下的债务,庄小虹在丈夫病情稳定后便开始到石材厂打工支撑家庭。为了多挣一些收入,她常加班加点工作。
2018年,两人有了一个小孩。新生命的降临为这个历经苦难的家庭带来了许多欢乐和希望。与此同时,郑少云的病情也进一步稳定好转,如今他不仅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还可以帮忙照顾孩子,料理一些家务。
“她一直告诉我,只要心怀希望不放弃,生活总会越来越好,我感觉我们做到了。”想起妻子十余年不离不弃的守护,一旁的郑少云动情地说道。
“最艰难的时期我们都挺过去了,我相信接下来会越来越好。”庄小虹笑了笑说,虽然家庭屡遭打击,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有希望。即便历经风雨,她也相信,风雨之后终会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