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各幼儿园、中小学迎来开学季。记者走访发现,新学期伊始,不少学校积极倡导“光盘行动”,引导学生爱惜粮食、拒绝浪费,校园内刮起了“节约风”。
□融媒体记者杜婉琼 杨泳红 通讯员陈利财 实习生郑楚雯 文/图
家校携手推进“光盘行动”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在食堂入口处的屏幕显示着“今日营养食谱:红烧肉、西红柿炒鸡蛋、草菇肉片汤……”走进食堂,桌上已整齐摆放好空餐盘,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分餐。记者看到,低年级学生的餐盘是尺寸较小的圆餐盘,高年级则采用较大的方形餐盘。在食堂的墙上挂有“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等文明标语。为了防止餐食凉得太快,室内开启了暖气。
11点半,下课铃响起,学生们陆续走进食堂,在自己的位置坐下,安静用餐。打餐员工时刻留意学生们的就餐情况,若有学生提出加餐需求,他们便会上前询问,根据不同需求为其添饭加菜。当日的督导老师则在食堂里来回巡视,并提醒学生们尽量“光盘”,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食堂阿姨打的饭量刚刚好,我又不挑食,啥都爱吃,几乎每次都能‘光盘’。”12点整,五年(5)班的陈麒安已用餐完毕,他告诉记者,平时老师都会在班级里对他们进行餐前教育,叮嘱他们不要浪费粮食,也会开展“光盘行动”主题班会。采访中,记者看到,学生们用餐完毕后,每个班级还会安排一名学生轮值帮忙回收剩菜、收拾餐盘。
生管组林组长告诉记者,为了践行“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学校午餐供应采取“少量多次”加餐制,首次打餐不够吃的同学可以要求添加,直至吃饱。学校也会根据学生剩菜情况,对不同食材的采购量予以调整,“比如学生喜欢吃花菜、包菜、红烧肉,我们就会适当增加采购量,学生不爱吃的则适当减量。”同时,校方每天都会将当天的菜品拍照上传至家长群内,并邀请家长当志愿者参与学生的用餐环节,不仅让家长对孩子们的饮食情况放心,也能督促低年级学生们养成厉行节约的好习惯。“孩子们光盘行动的践行需要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
老师身体力行倡导节约
“今天吃得比昨天更干净了,很棒,老师给你点个赞!”昨日上午11点半左右,在鲤城区实验小学金山校区教室内,同学们用完餐后按照惯例将餐盒拿给老师检查。老师对完成“光盘行动”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未能完成的则询问原因并反馈。
该校党支部副书记万媛媛告诉记者,除了每天中午的“光盘行动”检查,学校还采取许多措施帮同学们培养节约意识和习惯,比如,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准备相适应的饭量并留有备用饭盒;在用餐教室内张贴许多节约粮食的标语;老师与学生一起用餐,带头进行光盘行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和班会课上,学校都会开展“厉行节约、避免浪费”的主题教育。此外,学校还会将当月在“光盘行动”、节水、节电等方面表现较出色的午托学生评为“午托之星”。
5年级的尤漾同学两次被评为“午托之星”,她说自己不仅能在学校里做到光盘行动,在家里也会与家人相互提醒避免浪费。“老师告诉我们,这些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不应该浪费。”
昨天11点,丰泽区实验幼儿园的教室里同样饭菜香味四溢,孩子们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用餐。记者看到,在教室墙上的白色看板,贴有孩子们学吃饭、擦桌子、践行“光盘行动”的照片。据了解,幼儿园的老师们从孩子进校园的第一顿饭起,便叮嘱他们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园方也会通过“大带小学吃饭”活动,对做到“光盘”的学生予以盖章奖励,并通过食育课程等教育小朋友们爱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