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一盘棋”推进“山水园林、文化园林、百姓园林”+门户廊道四大工程,提高园林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图为紫湖郊野公园。(融媒体记者陈淑华 陈起拓 摄)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泉州市城管领域“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至2023年,市城管局深化落实市委、市政府“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部署,重点抓好市政道路、绿化、环卫、燃气、排污、照明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改造,努力做实做强城市功能,致力于城市精细化管理。其中,策划实施的“绿满泉城”“城市照明提升”“城市家具提升”等三大专项行动,硕果盈枝,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品位。
□融媒体记者陈淑华 通讯员陈清良
绿满泉城
累计建成郊野公园等323个
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
过去两年,我市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2022年4月,我市策划出台《泉州市“绿满泉城”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一盘棋”推进“山水园林、文化园林、百姓园林”+门户廊道四大工程,着力新建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和小游园,提高园林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广泛开展立体绿化、花化彩化、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行动,拓宽市民绿色共享生活空间。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郊野公园、口袋公园和小游园等323个,立体绿化374处,新改建公园绿地面积242公顷,城市绿化景观显著提升,城区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情况,西湖桃花岛、滨海公园花海等多处绿地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红打卡点,城市的绿化质量和绿化水平明显提升。
城市照明提升
用光影讲述烟火泉州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照明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市区整体照明水平,我市有序推进中心市区照明提升三年行动,用光影讲述古韵今辉的烟火泉州。
自2022年行动开展以来,已完工东海城东片区及晋江洛阳江两岸照明提升并全面亮灯(涉及610栋建筑、8个滨江滨海公园、8座跨江大桥),形成海丝夜色展示轴,助推夜间经济。古城方面,重点对中山路及周边街巷进行照明提升,以光为媒、串联街巷,方便市民漫步古城夜游、探寻古城记忆。
与此同时,我市制定实施《泉州市中心市区夜景照明管理规定》,规范夜景照明启闭条件和时间,倡导践行节能、环保、绿色照明理念,大力推进城区主要道路LED路灯节能改造,减少城市光污染。
城市家具提升 7条道路景观成全市样板
完善、系统的城市家具是美化城市环境、优化市容秩序的重点。过去两年,市城管局制定了《东海城东片区城市家具专项规划》,在中心市区重点路段先行先试,全面清洗城市雕塑、垃圾桶、路名牌,统筹规范设置公交候车亭,实施杆线箱柜规整,推行箱体合一、多杆合一,着力打造城市家具建设改造工程样板,激发城市的活力与魅力。截至目前,东海片区已改造提升“城市家具”1万多处,规整安吉路、滨海街、府西路等7条道路城市家具样式色彩,提升道路景观,成为全市样板。
市城管局还加快补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道路基础设施、排水防涝系统等三项设施短板,增强城市韧性承载,致力完善城市供水设施、燃气供应设施、公厕等三项基础设施,强化民生保障服务。其中,在排水防涝系统建设上,近年来实施完成霞洲引港渠道整治、玉田渠改造等排涝项目60多个,新改建雨水管网202.7公里、治理积水点280处,同时安装水位监测点59个,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中心城区已基本实现“中小雨不积水,大雨暴雨不发生严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