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到正月里,难得闲下来的人们会经常到亲朋好友家中串门,大人们的脸上总是喜气洋洋,而小孩子更是欢天喜地,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能收到长辈们给的红包。在我们村里,串门时不仅能拿红包,还能收到一些好吃的喜糖。这些喜糖往往是见人就发的,特别是上门做客的小孩子,总能收到各种各样的香甜喜糖。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糖果和鞭炮、新衣服一样是备受小孩子喜爱的东西。大胆的小孩子会成群结队地到办喜事的人家里去讨要喜糖,而胆小的孩子,比如我,往往是跟着大人去收喜糖。记得有次去到办喜事的人家做客,女主人看到了我,便先给我发了喜糖。她的出手十分阔绰,是从一大包糖果中,抓了一大把给我,看着那些糖果,我心里顿时美滋滋的。没想到的是,父母看到后又把糖果退回了一些,还一直跟女主人说,“够了,小孩子吃多了糖果,牙齿会容易坏掉。”闻言,女主人才笑着收回糖果,转而拿出一些甜味水果来招待我,但这些水果也不能多拿,因为父母只会让我留下一两个尝鲜。我本以为可以在串门时收到很多的糖果,但最后都在父母的婉拒中化为了泡影。由于儿时的我不敢自己出门讨喜糖,便只能看着其他小孩子抱着满满的一袋子水果和糖果,徒生羡慕,又无可奈何。
记忆中,若是哪户人家办喜事,新娘就会发喜糖,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有人来了,就会发喜糖,如果有三五成群的小孩子上门来讨喜糖,那场景就会十分热闹。有些来讨喜糖的小孩子比较调皮,有时拿了喜糖还不肯走,新娘见状就会再给他们发糖,也因为这样的情况常有,办喜事的人家中便会准备许多的糖果。那时,在村里面不时会看到这样有趣的现象,只见一个领头的大孩子带着一群年纪小点的孩子,只要看到门前挂着大红布的人家,就会进去讨喜糖。而办喜事的人家见到小孩子进门,也会感到十分开心,因为小孩子们进进出出的场面一旦出现在自家门口,就会让主人家觉得倍有面子,若是家中的喜糖因此都发完了,还会有“福气到家”的好寓意。而那时候,村里面的小孩子很多,喜糖不够发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
去年,表姐结婚,按照习俗,她准备了许多喜糖,可在正月里,却少有人会上门来讨要喜糖,只有一些亲戚过来串门时会吃点喜糖,让他们带走一些,也都会被婉拒。后来我们探究了一下原因,发现一来是村里面小孩子越来越少了,二来是经济条件变好了,糖果对如今的小孩子来说已经不再有诱惑力了。正因为这样,如今不仅新娘发的喜糖少有人问津了,村里也少见了那些孩子们讨喜糖的热闹场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