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6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惨痛教训何时休

日期:02-28
字号:
版面:第04版:评论·民声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南京一小区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火灾事故,造成15人不幸丧生。初步调查显示,该起事故是由架空层内电动车起火引发的。(2月25日 极目新闻)

架空层作为一种通风隔潮的开敞空间层,在南方城市的建筑中较为常见。一些开发商将其设计为公共活动空间,但也有不少小区的架空层被用来停放住户的电动车、自行车等。现实中,不少小区停放电动自行车的空间有限,架空层不失为权宜之选,但前提是要考虑环境开放性、消防安全度以及线路负荷能力。

回顾此次事故,涉事小区的架空层不仅密集停放大量电动车,违规设置充电区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还没有配备消防喷淋的设备。更糟糕的是,这不是该小区第一次发生火灾。2019年时,小区2栋就曾发生过火灾事故。这是一而再、再而三漠视消防安全。在生命面前,在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电动车管理领域,我们不能容忍更多的火灾悲剧发生,各地应该认真反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近年来,电动车管理问题和由此引发的事故并非特例,在许多大城市中均呈高发趋势。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另有数据显示,80%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90%的电动车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则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早在2019年,相关部门曾下发通知,提出要解决电动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无论是应急管理部规章,还是江苏等地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均鼓励、支持在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场所。

然而,由于电动车数量众多、物理空间不足,乱停乱放、管理混乱的问题难以解决。况且,不同城市和小区的情况各异,涉及资金来源和责任问题,需要政府部门、街道、物业和业委会等各方共同研究和规划,再加上持续性的管理、辅助的技术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社区治理的全新挑战。

目前来看,充电桩一般由第三方公司免费投资、长期运营并获取收益。但充电桩安装后,电动车棚的建设和供用电费用需要额外支出。针对这些费用,充电桩公司支付意愿不强,建议可由政府、物业服务企业或街道民生经费承担。

而在这些设施完善之前,当务之急则是升级电动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区域消防设施,在楼道内配置防毒面罩、安全绳索等逃生工具,并对居民开展消防培训教育,增加其对风险的感性认知,以最大限度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越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安全之网越要织牢织密。任何一次麻痹大意、疏忽职守,都可能成为火灾事故的“导火索”。殷鉴不远,唯有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才会真正重视安全问题,不让惨痛的教训再次拨动公众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