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6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2023年超六成险企车均保费下降

日期:02-26
字号:
版面:第09版:经济·智汇       上一篇    下一篇

作为跟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保险产品,车险的走势和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1日,已有70多家险企发布去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除退出车险市场以及“不适用”的险企外,共有55家险企披露了2023年四季度车险车均保费数据。

对比2022年数据发现,超过六成保险公司的2023年车均保费呈现下降趋势。有业内人士表示,车均保费的下降,是在车险综合费改深化监管指导下,行业优化定价和成本结构的结果,也是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35家险企车均保费同比下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车险保费收入为8673亿元,正因为市场规模大,车险是财险机构重点布局业务之一。

不同于之前的粗放式发展,在车险综合改革之后,车险领域的主旋律变成“降价、增保、提质”。如何让消费者获得更多服务、更实惠的价格成为当前保险公司在车险领域探索的主方向之一。

从数据对比来看,相较于2023年三季度的车均保费数据,有36家险企的四季度车均保费出现下滑情况;相较于2022年的车均保费数据,有35家机构的2023年车均保费都低于2022年,也就是说,2023年超过六成的险企车均保费同比下降(有三家无2022年参考数据)。

车险定价往精细化方向发展

“车险行业经历了非常明显的三个阶段:2015年之前,行业对风险的差异性关注不多,导致对车险风险的理解不是很完整;2015年之后,行业开始逐步关注风险的差异化,到2020年综改就特别关注。”有业内人士表示,当下行业对于风险的关注不止停留在差异化方面,而是更多地去关注差异化背后的原因。

而这些也是监管的指导方向之一。2023年9月,监管下发《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严格规范车险费用管理,随后各地监管开始落实监管文件,规范车险行业手续费,行业进入“禁止返佣”时代。禁止返佣后,车险的价格差别开始显现,保险公司开始根据风险测算的结果给汽车定价。

“监管希望保险行业‘降费增保’,目的是促进整个社会稳定,所以监管希望保险公司降费,让每个老百姓都能买到保险;而保险公司除了要增加车辆保额,还要盈利。”某车险科技平台人士表示,保险不同于其他商品,它的盈利是滞后的,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今年卖的车险产品,到明年才能知道是否实现盈利,所以监管希望保险公司能从源头来做风险把控,区分出车辆的风险并进行精细化定价,从而保证这辆车在一年后是盈利的。

新能源车险有机遇也有挑战

在竞争的驱使下,很多机构开始将目光锁定到新能源车险领域。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203.5万辆,同比增长57.4%。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8.2万辆,同比增长76.2%,渗透率为32.6%,较2023年1月26.8%的渗透率提升5.8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辆的增加,让保险机构看到了新蓝海,车险头部机构均将新能源车险作为业务增量的重点。以“老三家”为例,2023年上半年,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5.1%;人保财险新能源车承保数量达282.4万辆,同比提升54.4%。

“随着国家两碳战略的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新能源车险也是财产险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业内人士表示,当然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结构和风险特性与传统燃油车有很大差异,尤其很多新能源汽车都引入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产生有网络安全、产品责任和数据隐私等多方面的新风险,因此出险概率和维修成本更是和传统燃油车迥异。这就需要险企从数据、人才、精算、风控和流程等领域,打造合适险种的专业能力。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