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6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规范电动车充电 避免引火上身

日期:02-26
字号:
版面:第04版:都市·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自动断电充电设备可避免过充

东美花苑在一楼架空层设置停放、充电场所

本报长期关注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

2月23日凌晨,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一34层居民楼发生火灾,已造成15人死亡、44人住院治疗。经过消防部门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

近日,山西消防发布的一段视频中,正在室内充电的电池突然爆炸起火。消防部门再次提醒市民切莫将电动车推进室内或者将电池拆下带进屋内充电。

电动自行车价格低、使用方便,早已深入百姓家中,成为大家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之一。然而,电动车电池起火的新闻屡见不鲜。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便捷的电动车成为索命的火灾源头?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融媒体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吴文霞 许振塔 文/图

走访 有的小区使用自动断电充电设备

在泉州市区,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电动车,有的甚至不止一辆,停车、充电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个小区,发现这些小区里的电动车都非常多,只要有空地,就停有电动车,充电处也是“车满为患”。条件差点的,直接露天停放,条件好些的搭了遮雨棚,有些小区的电动车则停在了地下室或架空层。

在丰泽街的冠亚城市花园小区,电动车部分停放在车辆通道旁,地下停车场也划出位置给电动车充电、停放。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充电设备可预定时间,充完就自动断电,避免过充。

在云谷小区,电动车很多停放在路旁空地上,该小区每户人家都有储藏间,大部分业主都将电动车停放在储藏间内充电。同样如此的还有东美花苑,该小区大部分电动车都是在储藏室停放、充电,部分电动车停放在一楼架空层和户外的一个停车棚内。

国际华城小区公共空间比较小,虽然物业在小区靠近围墙处搭盖遮雨棚设电动车停车、充电区,但停车位不足,还有大量电动车停在小区空地上。

部门 禁止电动车进电梯、楼门厅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且据消防部门统计,电动车失火大约有80%是在充电时爆发。此前国内发生许多起电动车在住宅楼门厅、储藏间、套房内充电失火的事故。

为此,泉州消防早就倡议市民切勿将电动车推进屋,并杜绝飞线充电。冠亚城市花园、万科等小区物业也明确张贴告示,禁止电动车进电梯和楼门厅。这也能有效地杜绝电动车进屋,避免电池充电失火引发室内大火的发生。

电动车安全关乎市民人身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尽可能避免电动车电池起火伤人?

泉州消防建议,市民可将电动车或电池置于集中充电设施规范停放或充电;切勿在住宅内(含楼内、室内)进行充电;切勿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建议市民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电动自行车品牌;不要违规改装电池或购买二手电池。小区物业或者相关单位,应依照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规定和有关技术标准,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采取措施,制止在建筑物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行为。

记者从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为坚决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全力确保岁末年初消防安全形势稳定,泉州市于春节前夕启动消防安全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

自全国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紧盯“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排查。1月28日以来,全市共检查单位2324家,发现火灾隐患3290处,其中343家场所被立案查处,23家场所被临时查封。

相关链接

高层火灾如何自救?

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火灾造成如此多人员伤亡,还有一个因素是起火的是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居民难以逃生。

高层建筑体量庞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火灾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极快,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存在较大难度。因此要时刻注意高层消防安全。

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高层建筑火势蔓延快,扑救难度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成为高层建筑火灾的重要“帮凶”。我国从2005年开始推行建筑节能政策,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外墙增加保温层,由于以前对外墙保温材料危险性认识不足,对材料的燃烧性能并无明确规定,当时多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聚氨酯硬质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这些材料极易引燃且蔓延迅速,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火灾危险性很大。

此外,“烟囱效应”致使高层建筑火灾迅速蔓延。“烟囱效应”是指户内空气沿着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烟气通过楼梯间、管道井、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以3~4m/s的速度竖向蔓延,可以将整个建筑物迅速引燃。

记者综合泉州市及各地消防部门发布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自救攻略,总结出以下几点:

市民发现火情后首先要镇定,冷静判断很重要。

火灾发生在上方楼层:如确认火灾发生在上方楼层,应通过疏散楼梯间疾走下楼,逃生过程中可随身携带浸湿的毛巾或衣物捂好口鼻,减少烟气对呼吸道的侵害。

火灾来自同一楼层或下方:入户房门有烟气渗入,如确认火灾和烟气来自同一楼层或下方时,不要贸然开门就跑,应首先触碰入户房门把手,观察门底缝隙,如门把手发热,缝隙有烟气渗入,表明外部已被烟气封锁。这种情况下,不要盲目开门逃生,因为几口有毒的浓烟就会让人昏厥,进而窒息身亡。可用浸湿的毛巾或衣物堵住门缝,减少烟气进入,拨打119告知自己被困房间的位置,等待救援。同时不断用水淋湿入户门,防止外部高温烘烤,火势蔓延。如果发现向下方向的疏散楼梯间无明显烟气,应尽快逃生。

此外,在逃生时,穿越常闭式防火门后应随手关门。切忌贪恋财物,贻误逃生时机。火灾发生时,浓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火场逃生时,要弯腰低姿势前行,避开上方浓烟。前行时沿着墙壁边缘逃生,容易辨清方向。

火场瞬息万变,没有一成不变的逃生法则,重要的是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多了解掌握消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