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6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泡馆达人

日期:02-26
字号:
版面:第03版:评论·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期主持:周培尧

近日,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发布2023年图书馆全年数据。数据显示,最牛泡馆达人是西北工业大学的一名本科生,2023年进图书馆1019次。有的人感叹“太牛了,绝对是学习的榜样”,也有人认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学习的目的只要达到,方法不必苛求一致。您认为呢?

精神可嘉 值得学习

@渊智洞达:首先得狠狠地表扬这位“泡馆达人”,图书馆是学习的好去处,这是毫无疑问的,还有很多名人曾做过图书管理员的故事,无疑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范例。一年进馆1019次的确是达人,不过,我们不仅要学习“泡馆达人”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学习“泡馆达人”积极好学的精神,这才是根本。

@泥河牧歌:人生有大把的时间专攻学业就是学生时期,而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正是夯实学业的基础。的确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学习的目标各异,不必苛求一致,但是如果游离于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之外,谈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取皇冠上的明珠。学知识、做学问、长本事,像这样好学上进的“泡馆达人”越多越好。

@踏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与书亲近、与书为友、与书为师,投入进去专心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滋养。大学时光大多数学生没有家庭的累赘,不用为生计分心,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当中,为了学到知识,应该多多走进图书馆。当然,到图书馆不能徒有形式走过场,而是要有所规划、有所侧重,才能真正获取知识。

因人而异 不必苛求

@豫-张全林:书籍能够助人进步,图书馆当然是适合学习的地方。但是,一年去图书馆多少次合适,应该借书多少册次却要因人而异,不好设定一个普适性的指标,更不能攀比。半部《论语》治天下,读书是为做人做事服务的,而不是为读书而读书,除了向书本汲取知识,向实践学习更为重要。泡馆的效果怎么样最终看的是实践能力,而不能以进出图书馆的次数论英雄。

@秋泉:读书、学习一定要讲究效率和质量,我们的时间是宝贵的,一股脑儿全钻进图书馆,必然会占据其他活动的时间,对身心也不利。“泡馆达人”1019次进图书馆,算下来差不多平均一天3次,这样的学习方法真的不值得提倡。学习精神值得肯定但方法欠妥,我们读书、学习一定要找好定位,符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而不是去盲目攀比一年进了图书馆多少次!

@陈卫中:平均每天接近3次泡馆,在校大学生时间又怎能安排得过来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圣人教导我们,要边学习、边实践,以用促学,在学有所获、用有所成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书籍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但绝不是唯一渠道,不能纸上谈兵,必须知行合一。我们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也坚决反对书呆子式学习,凡事要讲科学,也要有度。

知行合一 方为达人

@龙泉: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还有对操作技能的学习、职场能力的实践等,特别是大学生更需要放大格局,在学好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多多钻研社会知识。“泡馆达人”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勤奋好学的典范,这种精神应该扩大到更多领域的学习,以更加丰富多样和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去汲取前进的力量,须知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仙水忍:这些“泡馆达人”的确让人心生敬佩,不过对大众读书者来说,去图书馆的时间不可能那么多,借阅图书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同理,国民阅读能力的提升并非依靠这些所谓的达人,而是众多普通阅读者。对于“泡馆达人”广大读者不用过于羡慕,更应该从中获取启示并加以借鉴,从脚踏实地的阅读做起,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一种自我提高。

@四川黄根华:大学的生活不仅体现在泡图书馆上,还体现在多元化的校园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交中。进图书馆1019次的本科生确实值得肯定,但是也应该平衡其他方面的发展。参加社团活动、文化节、运动比赛等,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经历、培养综合能力,这些也是步入社会前必须掌握的知识。大学不只是培养“泡馆达人”,而应塑造全面发展的个体,让学生在多样性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

下期话题

2024年春节档档期总票房突破80亿元,打破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与此同时,今年春节档破天荒出现4部电影接连撤档,这种“打不过就跑”的方式到底是及时止损的明智之举,还是扰乱电影市场的投机行为?下期茶座,邀您聊聊“电影撤档”这个话题,您可在“温陵茶座”新浪微博留言,也可加入QQ群299935398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