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6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日期:02-26
字号:
版面:第03版:评论·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叶金福

压岁钱到底该归谁所有?如果父母离婚,这笔款项又将何去何从?2月20日,在重庆市江北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法院认定,压岁钱是长辈基于亲属关系对晚辈进行的财产性赠与,应归未成年人本人所有,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权随意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2月22日《成都商报》)

据报道,在这起典型案件中,两个孩子的压岁钱竟然高达26万余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怪不得孩子父母离婚分割财产时还惦记着。但殊不知,压岁钱并非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为这是长辈基于亲属关系对晚辈进行的财产性赠与,该存款应归未成年人本人所有。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孩子或者其监护人表示接受、钱款发生转移之时,压岁钱的所有权就归属于孩子所有。同时,监护人在保管压岁钱期间,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也就是说,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保管压岁钱,但无权直接没收、随意处置压岁钱,更不能单纯拿这笔钱给自己消费,损害被监护人权益。可见,法院作出“父母离婚无权分割孩子压岁钱”的裁定,是依法判决。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作为监护人,有权利保管未成年人包括压岁钱在内的合法个人财物,而未成年人也可以自行确定其个人财产由父母一方或双方代为保管,但这并不能改变压岁钱属于未成年人本人的法律事实。这说明,对于孩子的压岁钱,父母只有保管权,没有所有权。

综上所述,这起典型案例无疑是一堂生动的普法课。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父母知晓,占据或分割孩子的压岁钱,既是一种侵权行为,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从而倒逼广大父母学会遵法、守法,尊重孩子对压岁钱的所有权,不再惦记孩子的压岁钱。另一方面,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一次学法的良机。如果父母强占或分割自己的压岁钱,孩子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然,父母对于孩子压岁钱的管理也不能“缺位”,比如可以引导孩子利用压岁钱购买书籍,或者利用压岁钱“做公益”,也可以利用压岁钱给孩子购买保险,或者帮助孩子用于理财,给孩子补上一堂“财商教育课”,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以及正确的金钱观。如此,才能让压岁钱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