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6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一种值得推广的尝试

日期:02-26
字号:
版面:第03版:评论·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郭元鹏

“我年纪大了,为了少奔波、少操心,出门旅游就定制了全陪服务,结果旅行社根本没有提供全陪服务,而且随意变更行程时间和线路。”提起近期的旅游经历,李女士气不打一处来。李女士来到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与区文旅局共建的“共享法庭”文旅局服务站反映情况。李霞是雁塔法院派驻服务站的特邀调解员。她先安抚了李女士的情绪,随后立即联系旅行社,从情理到法理、从服务意识到文旅产业大局观等方面,对旅行社进行了释法说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2月22日《法治日报》)

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舞台剧《长恨歌》……近年来,古都西安将传统历史文化与接地气的呈现方式相结合,打造多元旅游项目,从而被游客熟悉和喜爱。如何发挥能动司法,护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找到了立足资源禀赋、全面加强诉源治理、致力于“大事化小 小事无讼”的“法院答案”。

这种以专门帮助游客解除“游愁”的机构,既有法庭的属性,也有调解的属性。说其是“旅游法庭”也不为过。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在第一时间维护游客的利益,通过调解的办法,在法律的基础上,快速解决问题。游客的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地方旅游的形象也能够得到维护。可谓是一举多得。

眼下已经进入一个全民旅游的高光时代。最近很火的“南方小土豆”“广西小橘子”等等见证的就是旅游火爆的事实。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即便是在“旅游服务很卷”的哈尔滨、河南、西安等地,依然会出现一些旅游纠纷,让原本“惬意的旅程”变成“烦恼的旅程”。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旅游部门的服务不好,也不意味着没有把游客当成座上宾。但游客大多是外地人,出现了旅游纠纷,如果其权益得不到维护,或者说处理不够及时,就会影响其旅游感受,进而拉低地方旅游的形象。可是“人在旅途”,没有几个人能够因为这种小事而耽误行程。因此“旅游法庭”的尝试具有现实意义,它既有“法庭的庄严”也有“调解的便捷”,游客遇到问题,打个电话或者前往反映,驻点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既能依法调解,还能实现法律知识的普及。

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不仅是活跃地方经济的载体,也是打造休闲时代的需要。在旅游火爆的时代,各地不妨借鉴西安的经验,多创办一些入驻景区、入驻文旅部门的“旅游法庭”。“解游愁”才能让游客“少忧愁”,才能实现地方旅游的“多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