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微风阵阵,吹过发梢,带来了婉转迂回的南音。
以前我总觉得南音并不好听,看着台上那些表演者,咿咿呀呀地唱着我听不懂的曲子,总觉得这种曲艺表演,既难听又晦涩难懂。但奶奶却不以为然,她始终认为南音曲调中带有缠绵悱恻的独特韵味,听了会令人沉醉,让人欲罢不能,是无比美妙的表演。在我看来,奶奶像是一件古董,而我则是新时代的产物,旧的和新的,过去的和现在的,在交流中难免有些磕碰与摩擦。
在某一天的夜晚,我正看着电视上播放的明星唱跳表演。耳边却忽然传入一阵杂音——奶奶放的南音。我感到很不高兴,顿时想去敲奶奶的门,让她把音量调小点,但碍于我也在看电视听音乐,没有理由让奶奶调低音量。我只好忍着怒气,坐回到电视机前继续看唱跳表演。随着耳边又传来奶奶放的南音,我的思绪不由得开始蔓延,想起了奶奶曾说我不会听南音,不懂欣赏传统文化。想到这里,我决定搬一个小凳,坐到奶奶身边,跟她一起听南音。
奶奶看我过来,便为我放一曲《梅花操》,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听南音。只听表演者一开嗓,本来只是抱着试听态度的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表演者的歌声如清泉般慢慢流淌而来,声音纯净,语调轻柔,我虽然不解其意,却又被这曲中表达的无限情意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便被她歌声带入一个个虚幻的情境之中。表演者的歌声如泣如诉,如丝丝缕缕的雨,将我缠绕住,让人仿佛置身于花间雨露之中。而我,也好像因此爱上了南音。
正是这个夜晚的意外收获,让我重新认识了南音。后来,我跟着奶奶去社区活动中心听南音,已经成了一件家常便饭的事。听南音时,我会静静地欣赏,感受由南音为我“勾勒”出的一幅幅美景,似山间的流水,或如一泓浅湾,引人入胜,想去靠近,想去领略。虽然我仍然听不懂那些唱词,但如今的我已经可以体会到唱词背后的含义。我想,这就是南音能被誉为闽南文化“活化石”的魅力所在吧。
袅袅南音,从千年历史中走来,从中华盛世中走过,从我的家乡泉州款款走来。时光在继续流逝,家乡也在继续诉说着动人的故事。我希望,南音这个文化瑰宝也能在我们这一代人中继续被传承与发扬,继续成为人们了解泉州的一道美丽且独特的风景线。
(作者系泉港六中高一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