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7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节后综合征”怎么破

日期:02-20
字号:
版面:第13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适度运动可以缓解“节后综合征”带来的紧张情绪 (CFP)

春节假期结束,不少人在重返工作岗位后出现“节后综合征”,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

“节后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心理、生理不适状态的表现,指的是人们由假期的放松状态突然转入工作的紧张状态,生理、心理的平衡被打破,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节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存在的焦虑、烦恼、恐惧、沮丧等负面情绪,严重的还伴有失眠、食欲差、疲乏、血压升高等生理症状。

如何缓解“节后综合征”?泉州疾控为大家支招。

主动适应。长假结束,人们需要离开悠闲舒适的氛围,回到忙碌的工作状态,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惯性”,会感到很不适应。这时大家应积极调节,主动适应。调整生物钟,规律的作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精神状态。春节期间,很多人的作息被打乱了,常常熬夜晚起。长假后,我们要尽快调整,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让生物钟回归正常。工作安排上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简单工作做起,慢慢过渡到正常的工作节奏。

合理饮食。节日期间,饮食往往比较油腻和重口。复工后,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盐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适度运动。春节长假期间,人们常常打乱平时作息、增加饮食摄入,“精气神”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整个人变得“懒懒的”,因此,节后要逐渐恢复运动,一方面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还可缓解抑郁和紧张情绪,对适应忙碌的工作以及减掉“过年肥”大有帮助。值得注意的是,节后恢复运动不可急于求成,需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开始几天,我们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方式,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当身体适应后,再逐渐恢复日常的运动强度。

多与人交流。假期刚结束,人的身体和情绪还没从休假状态“醒过来”,而意识上又清醒地知道自己要应对学习和工作,这种身体状态和认知之间的偏差,容易导致节后焦虑症状。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不妨多与他人交流,聊聊自己内心的不适与困惑。此外,对于春节假期结束后的工作日,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看到新的挑战和机会,这也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黄晓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