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7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宝宝“八字脚”可以自愈吗

日期:02-20
字号:
版面:第13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八字脚”,被现代医学视为一种生理结构上的特殊情况。“八字脚”在外观上与正常站立姿势有所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八字脚”可能与膝关节的问题相关,需要医学专业人士的评估和治疗。

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童骨科门诊,不少家长就是因为孩子行走时存在“内八字”或者“外八字”的状况,而来求诊。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行走姿势不好看,担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希望能够早解决,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该院儿童骨科主任医师张光磊介绍,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字脚”分“内八字”和“外八字”。行走时,足的长轴和步伐前进方向有个夹角,称为足的前进角,通常是轻度的外旋,为5—10度。少于这个范围,就称为“内八字”;大于这个范围,就称为“外八字”。此类畸形绝大多数属于正常变异,是可以逐渐消失的,家长不必太过担心。

张光磊介绍,行走“内八字”或者“外八字”是下肢旋转畸形的综合表现。下肢旋转畸形可由以下三个因素构成:股骨的异常内旋或者外旋;胫骨的异常内旋或者外旋;足踝部的畸形。一般来讲,子宫对胎儿的塑形作用会造成髋关节外侧软组织的挛缩和胫骨及足的内旋。临床上很多儿童“内八字”足会随着发育逐渐矫正。腿部和踝关节的力量不足,不正确的坐、走、跑的姿势也会引起下肢的旋转畸形。W型坐姿、趴着睡觉是导致“八字脚”的常见原因。

那么,发生了“内八字”或者“外八字”该怎么办?张光磊说,宝宝从学步初期开始,一直到5岁以前,出现“内八字”,都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家长不用担心。“5岁以上的宝宝,如果在行走时还有‘内八字’的状况,父母就要留意了。”此时,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患、骨骼发育不良、关节和韧带松弛、代谢性疾病后,需要定期随访,以便医生评估患儿畸形的进展情况。

对于婴幼儿的“八字脚”,可通过改变不良坐姿、睡姿进行矫正。对于学龄儿童,可以通过有趣的小游戏,让孩子在玩耍中达到矫正“八字脚”的目的。

张光磊表示,胫骨的旋转异常在大多数人群中有自发消失的倾向,如果个别患者出现功能(如膝关节疼痛等)或美观的问题,确实需要手术矫正治疗时,手术应该推迟到8岁以后进行。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