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蟳埔簪花围持续火爆出圈,成为丰泽文旅IP顶流。走进村头巷尾,游客摩肩接踵,她们头顶“花园”,身穿蟳埔女传统服饰或国潮服饰,配合着摄影师的指引摆出各式动作,一张张美图即刻出片。打卡蚵壳厝、顺济宫、渔人码头……转角间,处处有风景。据统计,春节期间,蟳埔民俗文化村接待游客量36.1万人次、旅游收入超7000万元,均创下历史新高。
指挥部统筹推进
1月28日,丰泽区蟳埔民俗文化村保护提升指挥部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蟳埔民俗文化村保护提升工作正式全面铺开。
春节期间,丰泽区以蟳埔民俗文化村保护提升指挥部为依托,制定《蟳埔民俗文化村“两节”旅游应对预案》,采取“指挥部+内设机构”模式,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快速高效处置突发情况。节日期间实行“AB角”值班制度,由蟳埔指挥部及宣传、文体旅游、市场监管、公安、交警、商务等多个部门轮流值班值守,核心区分8个点位,每日安排工作人员、民警交警、医务人员、志愿者等230多人次进点位值守,热情服务游客,处理突发状况,保障景区各项工作及时响应。
实施改造优体验
在蟳埔民俗文化村,满街的迎春灯笼和簪花装饰,灯火通明的店家和畅游街巷的“流动花海”以及转角遇到美的景观小品、艺术灯饰,把“夜游蟳埔”文旅品牌线路装扮得喜气洋洋、氛围十足。
为了让游客有一个好的游玩环境,丰泽区对丰海路沿线的立面进行小改造,全面改造提升游客驿站至新东停车场沿线立面围墙与景观花圃,新建新东停车场形象墙,在丰海路蟳埔段、顺济宫及周边、蟳埔中路、陈氏祖厝、游客中心至顺济宫道路两侧的蚵壳墙以及游览主路线等重点地段都布置了节日灯笼和景观灯饰,增添景区的美观和氛围感,进一步提升游览路线景观。
除了环境改造,增加网红打卡点也是一大亮点。在光鲤摄影、莉莉安、西扶海棠、游客驿站等文化村内空闲空间,打造了“蟳埔女簪花围”传统元素及时尚元素相融合的打卡点场景8处,并在渔人码头设置360°裸眼3D立体显示艺术装置,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打卡拍照。此外,在黄氏祖厝前庭和陈氏祖厝前庭搭建小舞台,开展木偶、南音等非遗节目表演,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春节期间共安排演出60余场次。
美化环境提颜值
“阿姨,这些泡沫箱还要不要,不要的话,我们现在统一清理掉。”春节前夕,东海街道组织开展蟳埔民俗文化村“四清四美”主题党日活动,对塑料袋、木板等垃圾进行清理整治,将长时间堆放占道的杂物进行搬离,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爱护环境中来,为游客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节日期间,客流量大。丰泽在蟳埔民俗文化村重点旅游线路增派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延长保洁时间、加密保洁频次。核心区公厕及停车场公厕安排专人管理,同时,在码头靠蟳埔村、丰海路码头停车场出入口边增设一组4蹲位移动厕所。持续开展家园清洁行动,通过各网格入户、微信群宣传,发动群众做好房前屋后卫生清洁、污水处理等工作,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整洁的游览环境。
优化服务舒心游
在蟳埔顺济宫门口,志愿讲解员苏灿婷正在为游客介绍蟳埔的生活习俗、非遗文化。为了给游客更好的体验感,春节期间,丰泽区发动400多名志愿者到蟳埔民俗文化村开展志愿服务,为游客提供旅游讲解、文明提醒等。
市场秩序关乎旅游业的生命力。丰泽区统一制作标价牌发放给232户商家,建立蟳埔簪花围行业、旅拍行业、餐饮行业微信群,持续开展“春节不打烊”和“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入户宣传活动,畅通投诉渠道,积极保障游客权益。联合东海街道、后渚边防派出所、文体旅游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成立蟳埔驻点投诉处置专班,确保及时处理游客投诉。加强交通管控,对丰海路新东停车场至蟳埔中路路段的2个车道实行交通管制,增设人流监测系统和治安监控探头,实时监测、精准调度、科学指挥,同时,协调公交公司新增2条线路,方便游客出行。(许冬福 韩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