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给小孩申请了一张银行卡,有出生证和户口本就能办理。”家住北京的陈先生日前对记者表示,孩子2023年10月出生,计划将春节压岁钱存到孩子专属银行卡中。
如今,每年春节的压岁钱已成为孩子一笔不小的财富,而随着儿童自主意识提升,传统父母代为保管压岁钱的习俗逐渐成为历史,对此,不少银行乘势推出“宝贝卡”,为小储户提供金融服务。
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对记者表示,一些银行开始瞄准孩子压岁钱营销“宝贝卡”,为小孩提供金融服务,一方面表明银行企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客群的细分以及精细化的运营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银行对儿童金融前景的看好,愿意投入人力、财力等资源来丰富自身的产品服务体系,进而为巩固其金融生态打下优良根基。
银行瞄准“压岁钱”
近年来,不少银行推出儿童专属银行卡,以个性化定制卡面等服务吸引家长和孩子目光。
家住北京的陈先生对记者介绍,他在北京一家城商行申请的“小京卡”,因为孩子年龄较小,办卡不需要到场,监护人携带个人和孩子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出生证明等证件就可以办理。
陈先生表示,其所选的“小京卡”除了卡面可以选择宝宝照片个性化定制外,卡号也可以定制,很有纪念意义。与此同时,记者从上述城商行处了解到,“小京卡”免收开卡费,同时免除年费、挂失费、ATM跨行取款费、短信费、线上转账手续费等多项费用。
事实上,国内银行涉足儿童金融服务较早,多家全国性银行可提供儿童办卡服务。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的“宝贝卡”“成长卡”“萌娃卡”、交通银行的儿童借记卡以及民生银行的“小鬼当家卡”等。
此外,为推广儿童金融品牌,部分银行对儿童银行卡存款产品给出更高利率水平。
上述城商行客户经理对记者介绍,办理“小京卡”可以购买专属存款产品,比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稍高一些。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北京一网点工作人员也对记者介绍,同样存款利率,“宝贝成长卡”起存门槛会更低。例如,目前一年定期利率为1.7%,“宝贝成长卡”用户2000元起存,普通用户需1万元起存。
苏筱芮对记者表示,对于家长来说,可以通过“压岁钱”“红包”等契机为自己的子女开展理财、财商教育,而对于银行来说,可关注理财储蓄相关的内容栏目,使得儿童在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财商。
此外,从银行业务发展角度看,金融行业资深研究者于百程认为,儿童金融的背后是家长,儿童金融发展得好,也有利于提升家长客户的认可和留存,而早布局儿童金融,也能为银行提前储备未来的客户,所以儿童金融更大的价值在于未来,在于提升家庭客户的黏性。
儿童金融服务困境
面向更广泛的儿童群体,各家银行近年来纷纷推出了相关的专属银行卡业务。
但发展至今,儿童金融也遇到了困境,目前来看,银行在Ⅰ类卡开卡审核和个人账户管理上实施“严监管”,其中,6个月无交易记录的银行卡会被“冻结”,但很多儿童卡办理之后,只有过年存入压岁钱时才会存入或支取,此时如果卡已被冻结,就需要家长到银行柜台办理“解冻”。
“需要每半年往卡里转入一笔资金,不然卡就被冻结了。”为孩子申办了银行卡的刘女士对记者介绍,本身就是给孩子存压岁钱的,平时基本不会用,所以每半年要特意往卡里转一笔钱,以免因为半年没流水账户被冻结。
此外,儿童银行卡产品主要集中于存款,而理财、保险等产品均缺乏,这背后也有合规性要求的原因。根据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理财、基金和债券等需要做投资者风险测评,儿童是未成年人,作为持卡人还不适合进行这方面通用产品的投资。
但随着存款利率下调,只能购买“存款产品”的儿童卡吸引力也在下降。一名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未成年卡不能购买理财,只能买定期存款,但目前三年定存已经降低至2.35%,从收益上来看,用父母账户为孩子购买理财或保险产品收益率会更高。
同时,一名投资者也对记者表示,去年春节期间,理财收益不好,将孩子的钱存在专属卡中三年定期利率超3%,比理财收益稳定,但今年再来存压岁钱,发现存款利率降低了0.65%,而理财收益却在上升,因此将钱存入宝宝专属卡的决心已经动摇了。
对于未来银行儿童金融服务的趋势及建议,于百程认为,儿童银行卡是儿童专属的借记卡,应有一些特别的功能,比如卡片设计,亲子关联,儿童储蓄、理财、保险产品等,通过银行卡便于儿童对于自身的资产有所了解。
苏筱芮也表示,在发展儿童金融业务方面,银行首先要关注儿童群体客户的储蓄目的及对未来的资金用途期望,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及服务;其次则是要关注用户体验,关注精细化运营,借助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设立相应功能。(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