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有个过年习俗,叫“竖年”,就是在大门后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也被称作是“长年蔗”或者“门蔗”,意味着甜蜜幸福、家运吉祥。
在闽南地区,甘蔗被赋予的寓意挺多。甘蔗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苗,就象征着多子多孙;甘蔗尝起来从头甜到尾,则有甜甜蜜蜜之意;一节一节的甘蔗,也寓意着步步高升。所以每到甘蔗收成的时候,有的甘蔗会被连根拔起,不会被砍断,因为它们会被留到过年时使用。
记得每年的除夕,村里的各家各户在贴好春联后,家中的大人们会拿出两根备好的甘蔗放在大门后,让甘蔗倚靠着大门,意为“家门不倒,事事顺利”,这些带根带叶的甘蔗摆好后,就是“竖年”了。由于闽南语中的“蔗”与“佳”的发音相似,因此长年蔗还有着“新年进入佳境”的含义。此外,大人们还时常会给甘蔗贴上一张红纸或者系上一条红绳,被“打扮”过的甘蔗看起来喜气洋洋,长辈们会借此去祝愿家中的孩子能像节节高的甘蔗一样快快长大,也祈愿来年的生活能如甘蔗一般甜甜美美。儿时的我对这个习俗十分重视,总是一边听着长辈们的祝福,一边站到甘蔗前量身高,想看看自己长到了甘蔗的哪一节。若是此时有小伙伴上门,我还要拉着他们一起到甘蔗前比一比身高。
到了大年初一,村中不少人家里会在厅堂摆放一盘“甜碟”来待客。这日从清晨开始,有客人来访时,就要奉上“甜碟”,让客人“甜一下”,以此祝福客人们在新一年里有个甜蜜的开端。“甜碟”通常包括金橘、冬瓜糖、寸枣、花生糖等古早味茶点。若是来的客人多了,大人们还会将守门的两根甘蔗洗净分切,摆盘上桌,让客人们尝一尝,也沾沾喜气。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啃着甘蔗,眉眼间似乎都透出了甜味。
我曾好奇这个习俗从何而来,询问了村里的一些长辈后才有所了解。听说这是源起于一个传说,在明朝时,有倭寇经常在闽南一带作乱,为此,当地人们会一直在家中备着刀枪。到了过年时,想要图一个好彩头,家家户户便会在自家的大门后放两捆甘蔗,并将刀枪藏在甘蔗里。其中还有一个讲究是,所选的甘蔗须留根留叶子,只不过习俗演变至今,放在门后的甘蔗已经从原来的两捆变成了两根。
如今,每逢甘蔗上市,我就会找时间去选购一些,尤其是会挑选那些光亮无裂缝的,或是果肉饱满的甘蔗。将这些甘蔗买回来后,慢慢啃,细细品。我想,自己或许一直回味的甜,不单是甘蔗自带的甜味,也是一种幸福成长的滋味,更是一份专属于家乡的浓烈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