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气喘久不愈
试试呼吸康复训练
日期:02-12
春节期间,人流量增多,流感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易发,儿童尤其要注意预防。许多人在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气喘等症状却久久不愈。对此,专家提醒,应加强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康复训练。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胡云婷介绍,呼吸康复训练是指针对有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活动后气短,可伴有呼吸肌无力及肺功能受损等表现的患者,采取的一系列康复训练方法。
呼吸康复的作用明显,可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肺的复张,预防肺部感染。通过进行呼吸模式练习,可增强呼吸肌的肌力,提升咳嗽能力,帮助清除痰液,强化呼吸肌功能,预防肺不张;同时增加肺通气量,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机体活动能力,缓解呼吸肌疲劳。呼吸训练可以达到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等目的。
胡云婷介绍,在儿科门诊,医生会根据评估情况为患儿制定呼吸康复计划。异常呼吸患者应进行呼吸训练,如深吸慢呼、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膈肌乏力患者则应进行膈肌训练,如体外膈肌起搏、吸气肌训练;咳嗽能力不足患者则应进行气道廓清,如体位引流、振动正压通气、高频胸壁震荡;运动耐力不足患者则应进行运动训练,如呼吸训练、膈肌训练、四肢肌力训练。
该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郑敬阳强调,呼吸康复主要是针对呼吸道功能障碍患者,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活动后会有气急症状的人。呼吸康复训练方法常运用于一些儿童呼吸道疾病治疗,比如,支原体肺炎、大叶性肺炎、哮喘、慢性咳嗽等。肥胖、运动能力不足、体能不好的小朋友,也可以采用此类训练。
有的家长认为,已经给孩子进行药物治疗了,还需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吗?“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郑敬阳说,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及重症患者,药物治疗和呼吸康复两者有效结合,能最大限度减少孩子患病的痛苦,畅通呼吸,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重症肺炎的孩子在出院居家恢复时,一定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让孩子更快地恢复健康。□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