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中国皮划艇队湖州籍运动员、巴黎奥运会
男子500米双人划艇冠军季博文
这几天,我和我的队友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祖国的生日——认真训练,备战接下来的全运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
作为运动员,从进入体校开始,拿奥运冠军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我很幸运,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和队友刘浩摘得了男子500米双人划艇的金牌。
领奖时,看着五星红旗升起,听着耳边奏响的国歌,我的眼眶湿润了: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我的这份幸运和我的家乡息息相关——一个有着绿水青山的美丽城市湖州,这里有发展水上运动得天独厚的优势。
奥运会后是中秋节,也是我时隔多年后,难得一次回乡和家人团聚。
还记得我刚接触皮划艇时,训练基地就在安吉县凤凰山水库,体能训练又累又枯燥,但是我总能苦中作乐——夕阳西下,划着艇飞快地从水面掠过……那美好而诗意的画面,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家乡是我梦想起步的地方。
我小学在家乡梅溪镇紫梅小学就读,当时安吉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老师经常来我们这儿挑体育“苗子”。
五年级,我的爆发力被少体校老师相中,父母把决定权交给了我。其实,我当时的文化课成绩还不错,但是好动的我更喜欢体育运动。
12岁那年,我进入县少体校开始了皮划艇项目的训练。那时候,水上运动项目还比较冷门,又是“靠天吃饭”,能不能出成绩真不好说。
风向、水流的变化都会影响我们划桨的方式,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都要及时精准判断并做出技术调整,这需要一桨一桨划出经验。
20岁那年,我获得了世青赛冠军,21岁成为世界冠军,22岁获得奥运金牌……于是总有人问我,拿冠军,天赋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我想说,我的高低肩是因为经常要左腿单膝跪在艇上,单侧划水“练”出来的;巴黎奥运会上那500米,我们练习了不下3万次……
天赋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努力和一点点的运气。
22岁的我,冠军是目标,也是新的起点,我始终相信“乘风破浪终有时!”(记者 张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