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湖州日报

深化改革风帆劲 擎起龙头破浪行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05版:实干争先看转化       上一篇    下一篇

  西塞科学谷全景图

  南太湖CBD项目

  如通苏湖转体

  湖州学院新建工程

  长三角综合物流园

  流火夏日,生气涌动。

  318米!南太湖CBD项目主地标塔楼主体结顶,随着第四代“空中造楼机”正式启动撤场工序,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

  首座!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浇筑完成,跨沪苏湖特大桥连续梁双中跨顺利合龙。这也是全线首座合龙的桥梁,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了基础。

  首站!湖州东盟海外营销中心在泰国曼谷揭幕启用,采用“1+N”形式运营,助力企业实现抱团“出海”,由此拉开了我市建设海外营销中心的序幕。

  ……

  一个个项目,勾勒出全市国资国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向上曲线:一份份硬核成绩单,展现了国资国企推动发展、服务民生、集聚资源的主力军作用。

  春潮涌动,奋进正当时;激流勇进,国企显担当。今年以来,市国资委聚焦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和国企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国企改革、国资监管和国企党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谋篇布局  高位推进国企改革

  行走在西塞科学谷,创新浓度日渐浓厚:

  在西安交通大学—湖州中子科学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正集成调试,实现了湖州市乃至浙江省大型三类医疗器械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在汉天下实验室,研发人员专注于5G及下一代终端高性能全集成射频前端模组芯片的研究,有望打破5G及下一代射频前端芯片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

  聚焦新质生产力,西塞科学谷建设快马扬鞭。截至目前,汇智芯区块累计完成投资20余亿元,有14个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入驻,聚引科创人才270余人。

  这是市国资委坚持科技赋能,实施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引领市属国企新质生产力跃升的一个缩影。

  改革,时势所需,市场竞争所迫;改革,使命千钧,时机稍纵即逝。面对已经进入深水区的各项改革任务,市国资委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贯彻实施方案,召开全市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搭建“四梁八柱”,改革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更加清晰。截至6月底,已完成总体任务的60%。

  国企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市国资委发挥混改企业体制机制优势,指导安达汽配、菰城商业分别实施中长期激励、差异化管控试点。上半年市属三大集团完成混改企业3家,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范围进一步扩大。

  同时,加快自主培育上市公司进程,动态调整国企上市培育库,召开上市培育工作例会。响应新“国九条”出台,摸排分析全市21家国有企业持有的30家上市公司股份情况,加强工作指导。

  握指成拳  高效发挥战略功能

  一汪清泉从安吉出发,一路穿山越岭,直抵湖州西部水厂。经过1300多天紧张施工,今年初,安吉两库引水工程全线通水。

  这条绵延77.45公里的供水“大动脉”,由西向东,供水范围包括吴兴区、南浔区、南太湖新区,推动形成水库、太湖互为补给、互为备用的水源格局,助推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功能及公共服务配套水平进一步提升。

  项目为王。今年市属三大集团计划投资工程项目91个、投资金额281.7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132.11亿元,投资完成率46.9%。

  作为基建投资运营排头兵和民生保障主力军,全市国资国企主动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个“一号工程”、“六个新湖州”建设等重大战略。

  如何更好地发挥战略功能?全市国资国企握指成拳,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成重大战略性重组和新兴产业布局。

  市国资委启动市属三大集团主业核定工作,加大企业集团内部同质同类业务专业化整合,指导整合产业集团基金投资、建设、科技、资产管理板块和交通集团检测板块,压减二级企业5家;开展城市集团能源板块整合研究。

  同步进行的是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湖州长三角智慧物流枢纽中心完成备案赋码,标志着湖州交通集团在物流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即将动工,总投资约10.79亿元,将建设一座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这不仅将推动湖州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更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精准施策  持续提升监管质效

  面对外部形势趋紧、经济承压下行、经营风险增多等新形势,全市国资国企强信心、稳经营、拓市场,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总体平稳态势。这背后,是监管的全面提升。

  从“管企业”到“管资本”,市国资委牢牢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按照以管资本为主要求,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改进方式方法,不断提升监管质效。

  一方面,优化国资监管方式。制定出台市属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指导企业完善合规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开展市属企业产权管理、“控股不控权”等专项检查,着力查风险治隐患,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聚焦监管手段创新,坚持数字赋能,迭代升级资产管理系统,加强大额资金监控预警,推进国资监管系统数据实时采集,提高数字化监管水平。

  另一方面,深化国有经济监测。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持续抓好全市1399家国资监管企业财务快报审核工作,每月分析全市国有经济运行情况,召开市属企业上半年投资运营情况和经济运行分析会,梳理汇总我市国有监管企业近三年经济运行概况,深入挖掘关键指标波动原因。

  今年5月起,首次将全市74家市级部门监管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纳入市国资委季报统计。

  针对债务风险,加强管控。实行全市国有企业全口径债务情况月度监测,每月分析研判兑付风险,严防资金流动性风险。规范国有企业债券发行,规范资金信用管理,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培根铸魂  激发国企红色动力

  风采展示环节,各参赛队伍百花齐放,充分展现了团队凝聚力;答题环节,各选手你来我往、应答如流……在日前举行的市国资国企系统党务知识竞赛中,党务工作者展现了扎实的党务知识和良好精神风貌。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更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市国资委按照“两个一以贯之”的要求,坚持党对国资国企的全面领导,培根铸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突出政治铸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落细“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化“国资大讲堂”“国企先锋青年宣讲团”等载体建设,举办国资国企首届“新风尚杯”篮球赛,弘扬“忠诚、担当、奋斗、创新、清正”的国资国企新风尚。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实施“双创双强”深化提升行动,围绕党建工作要求入章、党组织应建未建、非党员从事党务工作等问题开展排查整治,督促整改。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和为基层减负赋能专项行动。

  锻造国企铁军。开展国资国企“三支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初步形成建设意见。加大人才招引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招引人才,组织市属企业赴湖南长沙等地高校开展招聘活动。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完善市属企业子企业经营班子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湖州产权:

  打造数字化全要素交易综合服务商

  数说国企

  ●产权交易方面,1-6月挂牌项目649宗,挂牌总额14.92亿元,成交项目377宗,成交总额11.19亿元。

  ●国企采购方面,1-6月挂牌项目2212宗,挂牌总额40.88亿元,成交项目1894宗,成交总额24.45亿元。

  ●绿色交易方面,1-6月挂牌并成交排污权竞价36场,挂牌总额0.11亿元,成交总额0.22亿元。

  今年以来,湖州市联合产权交易有限公司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坚定发展信心、奋力冲刺攻坚,全力打造湖州地区数字化全要素交易综合服务商。 

  交易为本,聚力盘活国有资产。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落地吴兴南太湖集团电缆线等设备、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变电设备等废旧资产转让等项目。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规范化处置,落地首宗涉案财物处置项目——长兴公安涉案罚没手机整体处置项目。

  规范为基,全面深化平台建设。纵深推进湖州市绿色采购服务平台市域“一体化”进程,长兴分中心于8月1日正式运营,德清、安吉分中心进入平稳运营阶段。出台《采购代理机构评价管理办法》《评审专家及专家库管理办法》等,举办代理机构专场培训,统一代理机构服务标准,规范评审专家管理。

  服务为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主动对接公安系统,依法打击扰乱产权交易市场秩序违法犯罪行为。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国企采购行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要求,上线电子保函系统、设立服务热线专栏、优化资金退款流程,提升供应商投标便利度、参与体验度、权益保护度。

  党建为根,引领保障事业发展。纵深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原文学、专题学、实践学,梳理汇编廉洁风险防控“三张清单”,丰富案例讲堂、清风文苑、纪法小课等做法。深化“产权大讲堂”教育培训模式,“引进来+走出去”全面增强干部员工专业能力与实操本领。开展“书香产权”系列活动、“社区一日”志愿服务等,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文/李华

  本版图片由市国资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