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乔滢煦
本报讯 “盯住了,连续扣杀别松劲!”“好球!”日前,在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阳光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乒乓球室,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热情高涨,喝彩声不断。“每周一上午,我都要来这里上课,大家积极性非常高,球技进步迅速。”乒乓球课程教师景福强说。
该教学点设立4年来,已经成为社区众多老年人的学习乐园。“去年共开设了18门课程,涵盖国画、书法等多个领域,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阳光城社区党委书记郭颖表示。
近年来,新区针对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的现状,坚持全域统筹,积极应对,聘请艺体培训机构和地方能人巧匠兼职任教,建立起一个由78人组成的专兼职师资库,为老年教育提供坚实的教学支持。“同时,充分利用村社各类阵地资源,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村文化礼堂等,将老年教育课程融入村社活动。”新区老年教育分管负责人陆正浩表示。
“立腰、展肩、立颈,目光坚定,正视前方。”在滨湖街道丘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舞蹈室,这里近日在进行一堂形体课,学员们在“银龄”志愿者的带领下,走台步、练站姿、练转身,大家迈着整齐的步伐,用优雅的形体语言展示着银龄韶华的独特魅力。
“我们社区的‘银龄’志愿者由热心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医护等人员组成,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长兼职授课,逐渐形成太极拳、舞蹈、形体等特色社团,十分受欢迎。”丘城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晓燕介绍。
为了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丘城社区于今年5月成功申请了老年大学教学点。“我们在前期通过预报名精准掌握老年人兴趣课程,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开设相关课程。”马晓燕说,目前已完成瑜伽、非洲鼓、人像摄影等7门课程的报名工作,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班授课。
接下来,新区将继续根据辖区内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增设老年课程和老年学堂,进一步拓展老年教育的覆盖范围,强化老年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新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