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志松
本报讯 最近,在德清县阜溪街道,“上夜校”一词在年轻人之间不胫而走。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就三三两两来到阜溪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增加社交的同时,再学一门技艺,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
今年32岁的茅森林来自贵州,由于学历不高又无特长,只能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阜溪成校学习,不仅上了大专,随后又读了高级电工班考取了电工证,目前已在泰普森公司正式入职。按照德清县相关政策,他在今后4年内可领取9500元人才补贴。
当下,夜校能如此受年轻人追捧,离不开阜溪成校校长潘晓利的努力。去年夏天,潘晓利从雷甸镇调到阜溪街道,接手成校工作。新的岗位,要有新的工作思路。通过调研,潘晓利发现,这里的新居民超5万人,来自全国各地。她首先想到的是利用成校特色办各种成人夜校培训班,提升新居民的职业素养。
阜溪成校教师队伍素质过硬,虽然只有5人,但分工协作的能力特别强。很快,电工、焊工、直播带货、计算机实操,以及抖音、拍照、面点、瑜伽、八段锦等培训班在阜溪成校开班,形成了“在阜溪共成长”品牌。
“目前,已有100多个培训班运行,其中有适合老年人的白班20多个,适合年轻上班族的夜班80多个。”潘晓利告诉记者,这样的设置,已照顾到各人群的需求,像新居民王翠玉,她在老年瑜伽班学习后,又把儿子叫来参加面点师班。
在办夜校的同时,潘晓利手机里还建了多个微信群。这些群以老乡、租房、办证、反诈、土特产直销等进行分门别类,以便更好地服务学员。
“我们有什么活动,只需在群里喊一声,立马就有人响应。像过年组团回家、中秋长寿宴、端午包粽子,以及求租、招工、培训等,十分方便。”潘晓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