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湖州日报

27个部门联手打出一套拳

日期:06-05
字号:
版面:第06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宏源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如何更好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各职能部门如何更好协同精准化解矛盾纠纷?

  市委近日出台《关于加强诉前调解工作 推进诉源治理的实施意见》,27个部门联手出拳,细化24项具体任务,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一体化提升诉源治理效能。

  这套拳如何精准发力?记者梳理了一番。

  党委牵头更有力

  诉源治理工作是一项事关群众对公平正义感受度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党委撑腰、多个职能部门互相配合、协同推进。如何更好发挥出党委总揽的效能?搭建抓手是关键。

  一方面,《实施意见》明确由政法委牵头,将市中级人民法院等27个相关职能部门及全市区县政法委纳入工作推进小组,建立例会推进、督办问效机制,每季度召开会议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对各部门、区县落实工作责任情况开展跟踪督查,凝聚起齐抓共管的合力。另一方面,以考核推动诉源治理成为党委之责,把调解组织覆盖率和村社、镇街调解员配备量,诉前调解成功率,申请执行率等纳入对乡镇(街道、园区)的平安建设规划和考核体系,让诉源治理工作真正纳入党委平安建设工作大局,党委总揽作用更有力。

  部门协同更高效

  任何矛盾纠纷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时发现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诉源治理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

  那么,立足矛盾纠纷前端、中端、末端,各职能部门如何提高矛盾纠纷联动化解质效,形成全流程闭环工作模式?明晰协同职责是核心。

  《实施意见》条目式制定了27个职能部门的责任清单和工作内容,在推动专项整治、专调组织建设、当事人信息失联修复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同时,为更好发挥法院在部门协同中的前端指导作用,明确建立法官全员全域指导机制。在诉前调解案件分流时,调解员可申请法官随案指导或参与调解,调解成功的纳入对法官的业绩考核,调解不成功的进入诉讼程序后案件由该法官审理。同时,以数字赋能作为提升协同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实施意见》提出坚持越综合、越集成、越管用导向,建强全量纠纷统一操作平台,以“浙江解纷码”平台为主平台,推动司法、公安、法院等部门数据实现共享,提升调解、保全、诉讼的顺畅衔接,加强线上线下业务有机整合,让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纠纷防治更精准

  当前,矛盾纠纷主体日益多元,涉及行业领域类型日趋多样。如何集中力量,精准施策化解矛盾纠纷显得尤为重要。

  在深入分析湖州多发高发的纠纷类型基础上,《实施意见》确定买卖合同、民间借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离婚、金融借款、劳务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等11大类高频纠纷,找准症结、对症下药,设定引导交易模式、推广诚信账单小程序、联合打击虚假诉讼、跨域专人理赔等针对性、系统性纠纷防治举措,打造高频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真正抓住诉源治理中矛盾纠纷化解的“牛鼻子”。

  另外,我市还建立重大纠纷揭榜抢单机制。对首次调解未成功的重大疑难复杂纠纷,通过解纷平台“抢单系统”,向有抢单资质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开放,由具有资质能力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进行二次抢单调解,力争在调解环节化解纷争。

  《实施意见》还支持加强基层试点建设,每个区县选取纠纷和诉讼较多的乡镇(街道)先行试点,加大调研督导、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力度。

  吴兴区织里镇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流动人口占比高、经济活动活跃,引发矛盾纠纷数量多、类型多,诉源治理工作更具典型性、代表性。因此,织里镇将作为全市诉源治理先试先行标杆样板,并从提能社会治理中心、配强基层治理队伍、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开展纠纷排查见底、规范童装行业市场、打击失信违法行为等6个方面针对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15项任务,系统推动矛盾纠纷高效精准化解,为全市诉源治理精准施策提供经验样本。

  调解员作用更到位

  人民调解组织扎根基层、遍布城乡社区,调解员来自群众、熟悉社情民意,是身处诉源治理的“第一道防线”,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力量。调解员的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对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具有重要影响。

  《实施意见》要求完善专职调解员选聘管理制度,根据本地区法院上年度一审民商事收案总量,按照300:1的比例配备专职调解员。

  为激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活力,我市进一步细化调解员的培训、奖补、退出、考核等各项机制,分类设定区县、镇街专职调解员调解成功数、成功率量化指标,对于连续两季度不达标的予以退出,以量化考核倒逼调解质效。同时,加强经费保障力度,完善“以奖代补”政策,按照调解纠纷的复杂程度和执行结果,实行分级分类奖补,推进“取消底薪、按件累进”的奖补模式,完善调解员职业荣誉体系、优待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