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翔
本报讯 “来之前还担心续航不够,现在好了,有了充电桩,我进货的同时还能充电,走的时候货满了,电也满了,真好!”近日,在湖州市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地下停车场,从妙西过来进货的新能源车主张先生对新设公共充电桩连连称赞。
湖州市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是湖州农产品重要交易中心,中心内车来车往,对公共充电桩的需求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湖州市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在地下停车场规划建设了公共充电桩。
“目前一期141个充电桩已全部投入使用。”湖州市城冠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滔介绍,除了地下停车场,今年该中心还计划在地面建设一些新能源货车专用的充电桩。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公共充电桩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为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今年,我市将“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1300个”列入十大民生实事,计划在城市地区、乡村区域、公路沿线等区域建设公共充电桩1300个。截至4月底,全市已新增公共充电桩1210个。
“我们按照‘布局科学、适度超前、创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原则,加快迭代完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点规划及建设工作,推动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向城区边缘、县城、乡村延伸。”市发展改革委介绍,目前我市已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电动化率、新建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符合率、乡镇公共充电桩覆盖率“三个100%”。
同时,我市还整合公交、亿能等运营平台和交通、公安车管平台资源,迭代升级市级新能源车桩一体化监管平台,加快推动与全省“一键找桩”平台全面贯通,推动新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应接尽接。
市发展改革委表示,预计到2025年,我市将构建起布局科学、智能开放、快慢互补、经济便捷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全市将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1万个以上,公共充电桩利用率稳定在较高范围内,基本形成城市五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