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湖州日报

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

日期:06-05
字号:
版面: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崔松云 

  本报讯  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湖州始终坚持主动融入、超前谋划。在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之际,湖州又有新动作。

  昨天,记者从市区域合作办获悉,我市正研究制定《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 全面接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行动方案(2024—2026年)》,聚力实施交通共联、产业共链、人才共育、科技共策、文旅共兴、民生共享六大工程,推动湖州全市域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范围接轨上海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

  沪苏湖高铁全面建成通车后,我市将正式进入上海“30分钟交通圈”,这给湖州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方案》提出,要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全市域、全领域主动链接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主动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迭代打造上海西向活力源、绿色科创引领区、要素配置枢纽区、商务旅居优选区。

  协同发展,交通为先。综合交通互联互通工程是《方案》提出的“六大工程”之一。湖州将锚定建设门户枢纽地目标,积极打造“轨道上的湖州”,全面融入长三角快速公路、内河航运、航空运输网,不断提升综合交通能级。《方案》还提出将依托沪苏湖高铁,开通至上海通勤班列,提升直达上海交通便捷水平。

  如果说通过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缩短时空距离是拉近两地关系的基础,那么人才和科技领域的互连互通则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阶段的核心和关键。“沪苏湖高铁必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人流、信息流、经济流等要素畅通流动的重要渠道,做好‘引流’文章,是事关湖州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我市将通过实施区域人才共引共育、绿色科创共策共推工程等,主动链接导入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源和优质科创资源,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在相互成就中实现共赢发展。”市区域合作办长三角发展处处长潘丰华表示。

  这些年,湖州与上海的融合度越来越高,“研发设计在上海、生产制造在湖州”的产业创新协同路径日益清晰。产业发展方面,《方案》提出,锚定打造绿色智造示范地目标,聚力实施产业集群共构提质工程,坚持承接溢出和主动配套双向发力,联动培育开放型经济,共建沪湖高能级产业合作平台,在产业协同并进中推动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方案》还就文旅品牌共兴提档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工程明确了具体措施,提出要深入挖掘沪湖同源文化,打造沪湖同城化“旅游圈”,解锁沪湖潮流生活“新时尚”,深化文旅体等领域合作交流;深化对标上海等地公共服务水平,引进高品质教育、医疗服务,构建沪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共建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方案》明确,着眼于全市一盘棋整体谋划,加强全域统筹和资源整合,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并提出建立工作专班、明确重点事项清单、开展常态化对接等措施,确保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行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