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云霞
“感谢民警和调解员费心思、费口舌,帮我要回了3万多元的工资,今年可以回家好好过年了。”近日,53岁的安徽人杨某领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开心不已。杨某在东旱门路一处工地打工,因为承包人迟迟不肯支付工资,双方发生争执。在市公安局梨洲派出所民警和梨洲街道总工会南雷工作室调解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承包人及时付清了杨某的工资。
作为辖区职工的“娘家人”,梨洲街道总工会一直致力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今年7月,该街道总工会成立南雷工作室,整合总工会、便民服务中心、司法所等多部门资源,汇聚一批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调解员,用心打造服务企业和职工的综合服务中心。街道还鼓励一批企业工会主席到南雷工作室挂职,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普法宣讲、职工培训和劳动争议调解。目前,南雷工作室已成功创建为省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
织密网格,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街道总工会全力做好劳动关系预警调处工作,在南雷工作室下设劳动争议预警组、协调组、调解组、信息组以及基层调处示范点、基层调解联络站,并按照地域分组分类管理,设立远东、梁辉、明伟、竹山、黄箭山等各村企调处组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会劳动关系调处网络。在此基础上,完善工作阵地,实现“制度上墙”,明确目标责任,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有效维护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
精准普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南雷工作室联合梨洲司法所多次深入辖区企业,开展劳动关系法律调研服务活动,了解企业在劳动合同、职工工伤等方面存在的纠纷,现场答疑解惑,为企业送上法律服务,并细致讲解《劳动合同法》,增强企业法律意识。走访期间,工作室成员还深入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劳动保护情况,积极排查劳动关系风险隐患,做好职工普法工作。同时,为推动解决劳动法律规定在基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南雷工作室对辖区25家五星级工会开展“法律体检”,要求其认真履行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细致调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梨洲街道辖区内企业众多,每年涉企纠纷达800多起。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南雷工作室依托街道“梨顺”工作室调解员力量,对涉企纠纷做到“有效干预、一站化解”。陈建伟是“梨顺”调解工作室的一名调解员,也是宁波市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前不久,一名女职工在工作时,数个手指被机器压伤,经鉴定为七级伤残。在获得工伤赔偿金和各类补助金后,女职工还要求企业赔偿20万元,并多次到企业吵闹,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了解情况后,陈建伟多次组织女职工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坐下来协商,向双方释法理、讲情理,最后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南雷工作室成员还通过入企走访等方式,全面掌握各类矛盾纠纷线索,并对每起涉企纠纷进行登记,及时予以解决。“我们秉持‘情系职工、真情服务’的理念,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真诚解决职工问题,不断创新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思路和方法,为职工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平安梨洲’建设添砖加瓦。”南雷工作室负责人黄家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