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余姚日报

一针一线,缝补岁月情怀

日期:12-19
字号:
版面:第05版:市民生活·广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张云霞

  “阿红啊,我这条裤裤腰有点宽,侬帮我改窄一点。”“阿红,这件衣服很合身,就是袖子有点长,弄短一点好伐?”“我要的小孩的包被做好了么?”

  昨天上午,在兰江街道下菱菜场对面的一爿小店里,送衣物、取衣物的顾客络绎不绝。51岁的店主龚映红不时地与进店的顾客打着招呼,手里的针线活始终没有停下。每天,改衣服、改裤子、做被套、做枕套……针线活填充了她白天的大部分时间。

  龚映红是鹿亭人,17岁开始在村里做裁缝,一做就是20年。龚映红说,以前裁缝是个很“吃香”的行当,所以她跟着村里的老师傅学习了这门手艺,“当时,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到几十件衣服的订单,白天晚上都忙着做衣服,生意很红火”。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己找裁缝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她便来到余姚城区租下了这间店面,做起了改衣裤和制作床上用品的小生意。

  虽然是简单的改衣裤活计,但龚映红坚持每一件衣裤都要改得尽善尽美。“裁缝靠手艺吃饭,生意好坏全靠口碑。”“改衣裤针脚一定要整齐、美观。”“有的客户衣服太大,要改小,这比重新做一件更复杂,但是既然人家相信我,把衣服交到我手上,我一定要努力把衣服改到他们满意为止。”龚映红说。

  手艺好,待人热情,价格又公道,许多家住城东、城西的市民也常常来找她改衣裤。现在,龚映红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一天要改四五十件衣服裤子。

  随着天气日益寒冷,近段时间来找她定制床上用品四件套的顾客也越来越多。“现在网购这么发达,网上买东西还便宜,怎么还有人来定制床上用品四件套?”记者好奇地问。龚映红笑着说,不少顾客还是喜欢自己选布料、挑花色、定样式,“现在快过年了,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也来定制床上用品四件套,让我邮寄到他们老家去”。

  龚映红的这家小店已经开了10多年。10多年来,龚映红靠自己的手艺谋生,也帮许多城市居民解决了缝缝补补的问题。“现在城市里干我这行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赚钱不多,又辛苦。但缝缝补补总还是有人需要的,只要还干得动,我会一直守在这里。”龚映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