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余姚日报

公共充电桩建设按下“加速键”

日期:12-19
字号:
版面:第04版:市民生活·广告       上一篇    下一篇

  位于三七市镇浦东公园的公共充电场站。    图片由市发改局提供

  ■本报记者 沈彦汝

  “今年单位楼下新建的停车场里也有公共充电桩了,我们这些没装家用充电桩的电车车主安心多了。”在市金融大楼上班的市民邹先生为这份便利感到欣喜。

  “这个停车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充电比较便宜,1度电大概只要5毛钱。”家住城区,工作地点在大隐镇,通勤距离较长的市民徐先生在今年喜提一辆电车作为通勤伙伴。徐先生常在单位附近的“天下玉苑”充电站充电,他说,现在有不少车主和他一样,常常在午休且电价便宜的时候去充电。

  “现在可以充电的点位越来越多,充电很少排队了。”市民熊先生是一名兼职“滴滴司机”,基本上一天就要给车充电两次,他对余姚越来越便利的公共充电服务颇有感触。

  出行越来越绿色,充电越来越便利。“新建400个公用和专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是我市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也被列入浙江省和宁波市的民生实事工程。据市发改局能源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已在今年9月提前完成这一年度任务,有30余家运营商参与了公共充电设施民生实事任务的建设。

  截至12月中旬,今年我市新增公共领域充电站76座、公共充电桩784个(以枪数为准),其中525个位于农村地区,包括四明山镇棠溪村,河姆渡镇车厩村、翁方村、罗江村,黄家埠镇五车堰村等地,占到总数的近67%。

  近几年来,我市加速推进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民充电便利性持续提升,绿色出行蔚然成风。截至目前,我市公共领域累计建成充电站267座、公共充电桩2824个(以枪数为准),其中1568个位于农村地区。

  随着公共充电桩建设按下“加速键”,我市在早已实现公共充电服务“镇镇通”的基础上,距离“村村通”的目标正越来越近,但其背后却也面临着“好事越来越难办”的尴尬境地。

  从布局角度看,一些优质场站资源早已被运营商们“早早抢占”,而目前我市一些公共充电服务尚未覆盖的空白区域,比如中心村、未来乡村、核心景区等大多分布在山区或者偏远农村,在公变布点密度不足,符合电力配网低压报装接入点少等情况下,如果选择通过高压专变接入就会大大增加建设投资成本,在车流量本就不大的基础上,投资收益相对较差,导致运营商对这些剩余站点的投资意愿不高。

  市舜耀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我市推动充电桩下乡的一大“生力军”,于2022年进入市场。今年,该公司共投资1700万余元,新建公共充电场站18座、200枪,充电总功率14320千瓦。其中位于乡镇的公共充电场站14个、137枪,充电总功率9630千瓦。

  “推进公共充电场站建设,一年比一年困难,在今年的推进过程中就遇到了许多问题。”公司负责人李峰坦言,近年来,新建点位的落地难度越来越大。

  “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是大方向,不管是响应国家政策、还是从市场前景来看,充电桩下乡势在必行。”李峰表示,明年,公司将继续推进充电桩下乡建设,但由于设施布点的日趋完善,满足条件的场站数量越来越少,新建数量预计较今年会有所回落。同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仍需政府、属地、建设单位等各方形成合力。

  据了解,我市未来将继续推进农村主要公路沿线、景区和中心村、未来乡村等必建场景充电桩建设工作,力争实现公共充电服务“村村通”目标。预计在2025年完成350个以上民生实事公共充电桩建设,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从城市逐步向乡村延伸,最终实现公共充电站“市域全覆盖、乡镇具规模、村村有布点”,形成“城市五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