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光明一家应邀参加美食节。
姚光明正在教孙子姚晨成制作金团。
姚光明的儿子姚亦寒用幢篮挑着金团送到举办生日宴的群众家中。
做金团的第一步是揉粉团,要将艾青、糯米粉、粳米粉及水按比例揉匀。
姚光明正把办婚宴客户订购的金团装入幢篮。
做金团的关键一步是先做成一个豆沙馅的艾青团。
裹上了松花粉的艾青团用木模压制后就成了金团。
刚制作好的喜字金团。
记者 张旭东摄影报道
临近年末,大隐镇的金团古法技艺传承人姚光明特别忙碌,他正在为参加宁波农博会展示地方特色美食做各项准备工作。
100多年前,姚光明的奶奶——大隐学士桥的毛美凤自小就学成了艾青松花金团的制作技艺,并在成年后以做金团、卖金团养家。她每天挑着金团,走村串巷地叫卖,一直做了40多年,她的金团也成为当时大隐的地方特色美食。姚光明从小耳濡目染,跟在奶奶身边学了一手制作金团的技艺。
2000年,姚光明改进金团古法配方,以糯米、粳米、艾青、松花粉、芝麻、豆沙等原料制作艾青松花金团。改良后的艾青松花金团软糯香甜,广受欢迎,姚光明也成为大隐镇唯一的金团古法技艺制作人和传承人。做了20余年的金团,姚光明今年也已63岁了,仍和妻子毛建平一起在大隐镇农贸市场经营自家的金团店,并将金团制作技艺教给了儿孙辈。现在,姚光明一家人一年能制作、销售金团约10万个。金团形圆似满月,色黄似金,寓意吉祥、团圆,是大隐镇和周边群众最喜欢的特色糕点之一,老百姓生日婚庆、过年过节等重大日子都喜欢订购一批金团。糯叽叽的大隐光明金团传递着浓浓的“大隐味道”。